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高文静 三甲
高文静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疼痛科

运动和感觉神经到底谁被卡压引起的疼痛,脉冲射频到底调节的是感觉神经还是运动神经?

1111人已读

作为西医出身的疼痛科大夫,我一直认识引起疼痛的原因是感觉神经被卡压后,并且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疼痛,治疗腰腿痛的方法在我们西医疼痛圈中一直流行的一种治疗方法是背根神经节射频调节或脊神经后内测支射频调节,以背根神经节调节为例,手术中针尖所处的位置一般是如下:行感觉和运动测试,轻微调整穿刺针角 度及方向,使感觉测试中采用 0. 5 V 以内、50 Hz 复 制出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疼痛,运动测试中采用1. 0 V 以内、2 Hz 诱发相应区域肌肉跳动。简而言之就是离运动神经的距离应该是感觉神经的2倍,疼痛圈里一直认为这是完美的距离,具体为什么这样,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在临床工作中,其实往往不仅诱发处疼痛区域的症状,而且出现此区域肌肉抽动时,往往效果更明显。

近几日在看书时看到一句话是:运动神经受到压迫能使运动终板处的原发性激痛点活化并持续。这句话彻底颠覆了我对引起疼痛原因的理解。下面我把这句话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图一所示的是肌肉的运动,图2是一个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是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肌肉随意运动的最终共同通路,运动单位包括脊髓前角内的a-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及其轴突(依次穿过脊神经和运动神经,然后进入肌肉,分成多个分支通往各肌纤维)和多个运动终板,每个神经分支终止于一根肌纤维(细胞)的运动终板,运动单位包含可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发生一个动作电位时,电位沿神经纤维(轴突)传达到轴突分支末梢。该末梢能协助在每根肌纤维上形成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后,被以化学方式传递,越过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间隙,到达肌纤维的接头后膜,在这里,信息又被转化为动作电位,分别传导到肌纤维的两端,引起肌纤维的收缩。

运动终板时链接运动神经元的末梢神经纤维和肌纤维结构,内有突触,神经纤维的电信号在突触被转化为一种化学信使(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能在肌纤维细胞膜内产生电信号,一般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骨骼肌内的终板都位于每根肌纤维的中间(两端附着点的中点),激痛点应该只出现在包含运动终板的区域内





如上图所示: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扭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神经肌肉接头,嵌入肌纤维内略突起的终板区,运动神经纤维与感觉神经纤维及血管并行,自主神经与肌肉组织内的这些小血管密切联系。神经血管束非常靠近运动终板,内含与这些血管密切相关的痛感神经和自主神经,这对沃恩理解激痛点相关的疼痛和自主神经现象非常重要。

微信图片_20210322193112.jpg

如上图所示是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肌肉接头也是一种突触,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突触一样,依赖乙酰胆碱做神经递质,神经末梢会成包的产生乙酰胆碱,这个过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神经末梢内的线粒体提供。神经末梢对来自a-运动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做出反应,开启电压门控钙通道,使钙离子能够通过通道转移到神经末梢内,这些通道位于神经膜某些特定的位置,正常情况下,神经膜收到钙离子刺激就会从这些特定给位置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到达含有中队乙酰胆碱受体的他的接头后膜,胆碱酯酶能很快分解剩余的乙酰胆碱,限制其作用时间,突触就能对下一个动作电位做出反应,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去极化,到达兴奋阈,由此引发动作电位在肌纤维内传递。

上述是从生理角度阐述。是从书上抄袭的内容,我再用自己的理解阐述一下疼痛的发生。

当运动神经被卡压时,动作电位的电信号发生变化,运动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发生变化,从而出现运动终板处的发生障碍,激痛点位于运动终板处,运动终板障碍使激痛点被激活并持续,激痛点又通过与运动神经伴随的感觉神经将疼痛信号传入大脑,使患者感觉到疼痛。所以西医疼痛医生做的射频调节,目的是消除激痛点,缓解患者疼痛,应该调节的是运动神经的动作电位,生有活化激痛点的肌肉是短缩的,且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无力,这种短缩又能加重对运动神经的卡压,从而使症状加重,而通过射频调节,使激痛点被去活化,从而是肌肉的短缩现象消除,对运动神经的卡压也解除,从而消除激痛点持续的因素,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射频调节有效的原因,对于短期疼痛的患者效果应该不错。但对于慢性疼痛的患者,肌肉短缩时间较长,通过射频调节暂时性消除激痛点,消除疼痛,但肌肉依然处于短缩状态,运动神经卡压的情况仍然没被彻底消除,过不了多长时间应该仍会出现疼痛症状,改变神经受卡压情况,就要从根本上消除患者肌肉短缩情况,一种我认为是通过锻炼,另外一种也就会软组织外科学中对肌肉起止点的松解。我自上班以来的近10年当中,一直运用的治疗理论就是软组织外科学,治疗慢性疼痛效果非常好,我想应该就是这种原理。

会有人疑惑,那身体受外伤了,例如针刺后感觉到疼痛,引起肌肉收缩,怎么会是先运动神经出现障碍呢!注意,我这篇文章一直说的是筋膜的激痛点,外伤是属于先损伤了伤害性感受器,肯定与中心激痛点的机制不同,中心激痛点与运动终板有密切关系。

我写文章,只是自己的读书笔记,观点只是自己的猜测。

高文静
高文静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