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胰腺癌的那些事!
1. 什么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组主要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全球和我国恶性肿瘤的前十位。5年生存率不足9%。预计到2030年,胰腺癌将可能成为恶性肿瘤致死原因中的第2位。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也显示,我国每年胰腺癌病例数约占恶性肿瘤病例数的2.42%,年发病例数为1.89万。胰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渐上升,较10年前相比,年轻的胰腺癌患者有明显增加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长海医院胰腺外科专业组成立于1989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胰腺专业组之一,以 “癌中之王”—胰腺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为临床特色和主攻方向,兼顾急慢性胰腺炎、肝胆及壶腹周围肿瘤、门脉高压症、后腹膜肿瘤、腹部疑难疾病的外科治疗等,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微创手术、精准医学、肿瘤多学科合作治疗的学科特色。年完成各类胰腺肝胆大手术近2000例,其中胰腺手术近1000例。自2000年以来,已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接近7000例;其中2017年累计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15例(含联合血管切除75例,全胰切除21例),胰体尾切除术(含联合脏器切除)340例,胰腺节段切除25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2%,手术数量及质量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目前长海医院肝胆胰外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与消化内科等相关科室合作先后入选"国家临床医学中心(消化系统疾病)"、国家教育部"胰腺癌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创新团队以及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中心。同时是乌镇互联网医院胰腺病诊治中心和长海—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胰腺疾病联合诊治中心。综合诊治水平目前在国内处于第一方阵,常规开展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及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等;在国内率先开展动脉先行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神经丛切除的胰腺癌根治术、联合腹腔动脉干切除的胰体癌扩大根治术、胰腺癌新辅助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以及胰腺术后快速康复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较早开展达芬奇机器人和全腹腔镜辅助下的各类胰腺、肝胆手术,形成了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学术特色。多年来的临床积累和不断探索创新,着重解决了胰腺肿瘤手术切除率低、死亡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重点难点问题。创新性地改进了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技术路线,大大提高了胰腺手术的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胰腺癌术后长期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2. 胰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胰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生与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同时肥胖、内分泌紊乱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出现;有关研究认为一些胰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长期饮酒导致的慢性胰腺炎或是胰腺结石以及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胰腺慢性疾病,都会提高胰腺癌的发生率。此外,还有许多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比如职业、环境、地理因素等。因此胰腺癌的病因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常常与胃肠疾病相混淆。所以,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耽误治疗。
当有以下几种症状时,我们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是否有胰腺癌。
胰腺癌常常会压迫胰管或胆管,造成胆胰管的梗阻,导致上腹部不适或较为强烈的疼痛感,部分病人会伴有腰背部疼痛,夜间明显,这是胰腺癌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
其次,患者因胰液及胆汁排泄受阻而食欲减退,加之消化不良导致体重明显减轻。如果在短时间内,如1-2个月有不明原因的消瘦,也要加以重视和鉴别。
再有,早期患者可出现无痛性黄疸,这也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若肿瘤靠近壶腹部,黄疸症状较早便会出现。另外,由于胰头癌梗阻胆道,致胆汁淤积,早期患者会出现胆囊无痛性肿大和上腹肿块。
最后,大于40岁,不明原因的出现糖尿病,也要引起警惕,需要排查胰腺癌。
所以,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近期有不明原因的消瘦和腰背部夜间疼痛、无痛性黄疸等,都是需要引起重视,重点排查的对象。
4. 胰腺癌的种类有哪些
胰腺癌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病理组织学类型(2019版WHO组织分型)可分为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有导管腺癌,腺鳞癌和鳞癌,胶样癌,肝样腺癌,髓样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及未分化癌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起源于非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有腺泡细胞癌,胰母细胞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胰腺导管腺癌类型最多,约占80%~90%。
根据胰腺癌发生的部位又可分为:1胰头癌,2胰体癌,3胰尾癌;胰体部、尾部之间的界线往往不能清楚地划分,故统称为胰体尾癌 4全胰腺癌,又称胰广泛癌,可由胰头、胰体、胰尾癌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发病初期即为弥漫性。其中胰头癌约占胰腺癌的70%~80%。
按照能否手术切除,和是否接受新辅助转化治疗,又分为,可切除胰腺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局部进展胰腺癌,转移性胰腺癌。
5. 胰腺癌是什么部位
胰腺位于我们腹部的中上腹部,隐藏在胃和结肠的后方,是一个后腹膜器官。它周围环绕着非常重要的脏器和血管,十二指肠,胆总管,胃,脾脏,肾上腺,下腔静脉,门静脉,脾静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不是和它比邻,就是走形于其中。所以,胰腺癌难于早期发现。发现后,手术切除也非常复杂,切除的器官也很多。
胰腺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部分。胰腺癌可发生在所有部位,其中胰头是最常见的,其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60%以上。由于胰头包绕十二指肠,紧贴胆总管下段,是胆汁、胰液、消化通道的三江汇合处,所以,发生在胰头的肿瘤,需要切除5个脏器,做三个吻合,即切除胰头、胃、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重建胰肠、胆肠、胃肠;发生在胰颈体尾的肿瘤,因邻近脾门,紧贴脾脏动静脉,一般要切除胰体尾脾脏。
6. 胰腺肿瘤的影像表现
胰腺癌通常指胰腺导管腺癌,约占全部胰腺原发恶性肿瘤的90%。60%-70%的肿瘤发生在胰头,余见于体、尾部,也可累及胰腺大部甚至全胰。CT平扫检查时,肿瘤密度常与邻近胰腺组织相似,较小者不易发现,较大者则表现为胰腺局部增大,少数肿块内有坏死性低密度灶。增强检查,胰腺癌为乏血供肿瘤,强化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可有一定程度延迟强化。肿块上游胰管常扩张。胰头癌多同时并有胰管和胆总管扩张,形成所谓“双管征”。MR检查时,T1WI上胰腺肿块信号强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抑脂T1WI上病灶底信号更显著。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T1WI表现同CT检查。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或全能干细胞,是第二常见胰腺实性肿瘤,占胰腺肿瘤的1%-3%。大多数是散发的,少数是遗传综合征的一部分。CT平扫检查可见病灶大多数境界清晰,呈圆形或卵圆形,等或略低密度。功能性NET常较小,少有囊变坏死,无功能性者肿瘤较大,以实性、囊实性多见,可有钙化,可伴有胰管扩张。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少数G2-3期NET乏血,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呈较低信号,但可侵犯周围血管,并可出现肝脏、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等部位转移,转移瘤亦呈富血供表现。MR检查时T1WI呈稍低信号,抑脂T1WI上低信号更明显,T2WI瘤灶信号强度稍高,少数可呈混杂/低信号。弥散期瘤灶多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期表现与CT增强相同。
7. 胰腺癌的早期能治愈吗
早期胰腺癌是指肿瘤直径<2cm,无淋巴结转移,无胰腺被膜和胰后方浸润,没有血管和邻近脏器侵犯的I期癌,或者是肿瘤直径<1cm的微小胰腺癌、胰腺原位癌、胰腺导管内癌。根治性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手段。早期胰腺癌虽然没有淋巴结转移,但根治性手术后有很多病人出现远处转移,这是胰腺癌术后长期生存率不佳的主要原因。转移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胰腺癌病理类型。低分化侵袭性强的胰腺癌很少能长期生存,因为这种癌很早就沿门静脉血行播散、肝转移;获得长期生存的大部分是高分化胰腺癌或部分中分化胰腺癌。由于低分化胰腺癌对化疗相对敏感。因此胰腺癌早期行根治性切除,在结合术后化疗、放疗的情况下,部分病人可以治愈。
8. 胰腺癌怎么治疗
胰腺的治疗从之前的单一学科治疗,已经发展至多学科综合诊治,即MDT诊治模式下的个体化治疗。MDT诊治是由临床上不同科室的医生一起,按照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部位和大小、侵犯范围、肝肾功能等情况,通过多学科讨论和协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胰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根据胰腺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和远处转移情况,可分为可切除胰腺癌,临界可切除胰腺癌,局部进展胰腺癌,转移性胰腺癌,根据这四种情况采取最佳的的治疗方案。对于可切除胰腺癌,尽早行根治手术,术后根据病理和患者情况选择辅助治疗。对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局部进展胰腺癌的部分患者,可先给予新辅助治疗(即手术前先给予化疗),再手术切除,部分对新辅助治疗不敏感,或者有危及生命的伴发症患者也可直接手术切除;对于转移性胰腺癌,可采取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进行转化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放化疗者,可以给予营养支持、缓解疼痛等支持治疗。
9. 胰腺癌手术怎么做
胰腺癌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周围脏器的程度以及与血管的关系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针对胰头癌采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又叫WHIPPLE术,是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需要切除5个脏器,一部分胃,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和胰头;在切除肿瘤之后还需要做3个吻合,胃肠、胰肠、胆肠吻合。对于没有侵犯幽门淋巴结的患者,可以保留胃,切除4个脏器即可,叫做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侵犯了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患者,我们还率先开展了动脉先行静脉预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甚至可以动脉、静脉都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第二种是针对胰体尾癌采用的胰体尾癌根治术,切除的器官包括胰体尾和脾脏以及胰腺周围的淋巴结;如果癌肿侵犯了腹腔干动脉,可以做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又叫做APPLEBY手术;如果癌肿侵犯了周围的脏器,需要做扩大的胰体癌根治术,联合切除周围的脏器,比如左侧的肾上腺、结肠脾曲、部分胃,甚至左肾;
第三种是针对全胰癌,或者胰腺的头颈体癌采用的全胰切除术,包括胃、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全部胰腺、脾脏等,做2个吻合,胆肠和胃肠吻合。
第四种是针对影像学没有发现转移,进腹后发现有多发的腹腔转移,可以做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术,包括转移灶切除活检,为后续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胰周神经离断,解除患者夜间顽固性疼痛;胆肠吻合,解决梗阻性黄疸等。
当然除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很多医院已开展腹腔镜以及机器人胰腺癌手术。在手术经验丰富的中心,这些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前提是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对于侵犯到包膜以外的胰腺癌,容易发生腹壁种植转移,不易进行微创手术。
10. 胰腺癌手术费用多少钱
手术费用在国内是按照医院的等级来收取的,都是统一的,一般三级医院的手术费用要高于二级医院,国家对于胰腺癌手术的准入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只能在三级医院开展,在三级医院胰腺癌的手术费用一般是6000元左右,当然还要加上麻醉费用,合计一般1万多元。
但是胰腺癌的治疗还包括术前的检查和术后的恢复,我们叫做住院费用。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很多,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手术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费用不尽相同,如果患者一般情况不好,年龄大,愈合能力弱,有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内科夹杂病,势必影响术后的恢复,延长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白蛋白、血浆、抗生素等药品的使用就会增加,也就会导致住院费用升高。
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例,上海长海医院每年将近做600例左右,我们的平均的住院费用在6万5千元左右。
11. 胰腺癌手术成功率多大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术前评估措施的改进以及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对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越来越准确,因此胰腺癌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目前胰腺癌切除率已经从20%提高到40%-50%,从手术死亡率来看,胰腺癌围术期死亡率,包括Whipple手术,已经从10%降到5%,在大的胰腺医学中心死亡率往往更低。
但是胰腺癌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还比较高,文献报道可达30%以上,其中胰瘘的发生率往往在40%左右,由于术后胰瘘是胰腺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现阶段胰腺癌手术风险依然存在,应得到医生和患者家属足够重视,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长海医院的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但是对个体患者,只有发生与不发生,所以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讲,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12. 胰腺癌手术切除哪些器官
胰腺癌的手术范围由肿瘤所处的部位,和肿瘤侵犯周围器官和血管的程度来决定。
第一种是针对胰头癌采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又叫WHIPPLE术,是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需要切除5个脏器,一部分胃,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和胰头;并且要裸化动静脉,彻底清除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淋巴和神经组织,如果侵犯了血管,还需要进行血管切除重建;
第二种是针对胰体尾癌采用的胰体尾癌根治术,切除的器官包括胰体尾和脾脏、脾动脉、脾静脉,彻底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的淋巴和神经组织,沿着左肾静脉水平清除后腹膜脂肪和淋巴结;如果癌肿侵犯了腹腔干动脉,可以做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又叫做APPLEBY手术;如果癌肿侵犯了周围的脏器,需要做扩大的胰体癌根治术,联合切除周围的脏器,比如左侧的肾上腺、结肠脾曲、部分胃,甚至左肾;
第三种是针对全胰癌,或者胰腺的头颈体癌采用的全胰切除术,包括胃、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全部胰腺、脾脏等。
13. 胰腺癌手术后吃什么食物最好?
胰腺癌术后的饮食,我们根据有没有消化道重建来决定饮食的种类,如果做了消化道重建,比如胃肠吻合等,一般要等患者排气以后,才能进食,从清流质开始,过度到流质、半流,食物的种类可以选择,米汤,就是没有米粒的米粥,鸡蛋羹,果汁等,开始进食的时候,不建议进食鱼汤和肉汤,因为有异种蛋白,部分患者容易引起吻合口的水肿;在术后1-3个月内,胃肠道功能依然没有完全康复,应少食多餐,一天进餐应为6-8次。饮食以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如蛋类、牛肉、水果等食物,少食油腻,但不提倡禁油,脂肪类食物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且可以增加食物的可口程度,不应严加控制。在口味方面应该稍重一些(多加些食用盐),即便是术前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后也应该适当加重口味,保证体内盐分。各营养素应均衡搭配。忌不洁食物,忌不易消化食物,忌刺激性大的食物,忌酒,戒烟。
14. 胰腺癌手术成功后一般多久会复发
胰腺癌的手术复发率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与胰腺癌的分期,手术具体方式,术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是否经过辅助治疗等有很明显的关系。一般来说发现越早,手术越正规,辅助治疗越及时,其复发率越低的。局部切除复发率高,根治性切除复发率低,如果按照指证能够及时的给予术后化疗,也可以明显降低胰腺癌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但是,由于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消化道肿瘤,转移早,因此即使经过上述积极正规的处理,1年内的复发率也可以达到50%-70%。所以说定期的随诊复查是非常重要的。
15. 胰腺癌手术后需要化疗吗
胰腺癌转移较早,即使进行根治性切除,也很难完全清除所有肿瘤细胞,根据最新版《AJCC癌症分期手册》对胰腺癌分期和《NCCN指南2020年版》对胰腺癌化疗原则的阐述,全身治疗应该用于所有分期的胰腺癌。因此,即便是手术切除并且达到根治,尤其是精神状态好,体重正常,睡眠、胃口、排便情况正常、75岁以下等术后营养状态好、全身情况好、年龄相对较轻的患者,建议手术后积极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减少患者转移和复发的概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6. 胰腺癌手术成功后能活多长时间
胰腺癌号称癌中之王,确诊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其术后存活时间与发现早晚、治疗方法、药物敏感性、肿瘤分期等有关,总体5年生存率为9%左右。
接受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总的5年存活率为18%,淋巴结阴性的病人为32%,部分早期胰腺癌患者能存活10年以上,甚至20年。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研究指出,根治性切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姑息性手术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探查手术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未手术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尽管数据不乐观,但是经过现在规范化、精准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以及配合病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生存时间会越来越长。
本文是何天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