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文剑
主任医师
江西省肿瘤医院
老年肿瘤科
免疫相关性心肌炎
4013人已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抗体抑制免疫检查点活性,恢复提高效应 T 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应答系统,发挥抗肿瘤的疗效。
近年随着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ICIs 在多个瘤种中均有着一定的疗效,但在生存获益的同时,治疗相关免疫毒性成为临床关注热点,其中 ICIs 相关心肌炎在所有器官免疫毒性中致死性最高,如何尽早识别和及时有效处理成为临床工作的挑战。
ICIs 分类及代表药物
哪种 ICIs 心肌炎发生率最高?
发生时间有规律吗?
发生时间不定,有研究显示发病中位时间为 65 天,另一项研究则为用药后 34 天,81% 发生在用药后 3 个月内,相较于其他器官 irAE 发生较早。
发生严重心肌炎病例汇总显示,中位发病时间为 27 天,76% 发生在用药后 6 周内,部分用药 1-2 次后发生。
ICIs 用药后早期或中期(用药后<90 天)可发生,晚期同样可发生(用药后 ~454 天),且发病晚的患者心衰比例更高。
哪种单药引发心肌炎的发生率最高?
单药 ICIs 相关心肌炎发生率:抗 CTLA-4(3.3%)> 抗 PD-L1(2.4%)> 抗 PD-1(0.5%)。
国产 ICIs 相关心肌炎发生率在 1.05%-1.06%。
抗 PD-1 联合抗 CTLA-4 心肌炎发生率为 2.4%,抗 PD-L1 联合抗 CTLA-4 心肌炎发生率为 1.0%;有研究显示伊匹木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严重心肌炎发生率(0.27%)高于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0.06%)。
抗 PD-1 联合抗 CTLA-4 心肌炎症状更严重,且病死率较单药抗 PD-1 治疗升高。
增加心肌炎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两种 ICIs 联合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史,年龄 >80 岁。
应用 ICIs 后为何会引发心肌炎?
ICIs 相关心肌炎病理特点
ICIs 相关心肌发生机制
ICIs 相关心肌炎如何诊断?
以下情况需警惕 ICIs 相关心肌炎的发生
疑似 ICIs 相关心肌炎的检查和诊断流程
ICIs 相关心肌炎如何诊断?
ICIs 相关心肌炎的分级
ICIs 相关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ICIs 相关心肌炎基本治疗流程图
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ICIs 相关心肌炎预防及监测
除特殊适应证(如曾有输液反应或同时化疗)不推荐常规应用激素进行预防。 激素减量期间每周随访 1 次(症状体征、ECG、心脏生物标志物),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在减量过程中出现免疫不良事件急剧恶化 激素停用后的 3 个月内,至少每 2-3 周随访 1 次(症状体征、ECG、心脏生物标志物)。
什么情况下能重启 ICIs 治疗?
ICIs 还有哪些心血管不良反应?
ICIs 相关心肌炎的外在临床表型; ICIs 相关的非心肌炎心血管毒性反应; 既往或目前联合其他抗肿瘤方案所致的心血管并发症; 与肿瘤转移、浸润、压迫等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 原有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与抗癌方案无关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