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卫良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神经外科
易被忽视的老年人脑外伤
854人已读
老年性改变是缓慢发展的,有早有迟,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需从生理和病理生理的角度看是否已进入衰老的阶段。
与颅脑外伤有关的改变,首先是颅骨的硬化,由于钙盐增多,弹性减低,受伤时颅骨变性少,不能缓冲暴力强度,故不仅易于骨折,而且脑损伤亦较严重,特别是当脑血管硬化、变脆,脑组织萎缩,加大了脑组织在颅腔内的活动度。因此,脑血管和脑实质的损伤均较青年人严重,往往很轻的外力也可能造成严重的脑损伤。其次是致伤外力的大小与临床表现往往不相吻合,从意识障碍程度看,因为老年人减速性损伤较多,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冲撞、扭曲均较重,且脑实质内不同结构间的剪应力也较大,故病人原发昏迷或意识障碍的时间均较长,生命体征改变显著。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颅内血肿往往因为代偿间隙较大,早期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明显头痛表现,但多有脑膜刺激征,呕吐常见,待颅内压增高时,症状急转直下,脑疝发展较快。
老年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特别注意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尤其老年人额前或枕后着力。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度较大,最易撕破在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本病头外伤轻微,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
临床表现方面,多数病人有头痛、乏力、智能下降、轻偏瘫及眼底水肿,偶有癫痫或卒中样发作。老年人则以痴呆、精神异常和锥体束体征阳性为多。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