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涎腺肌上皮癌的治疗
涎腺肌上皮癌也称恶性肌上皮瘤,主要发生于大小唾液腺,其中大涎腺中以腮腺为主,其次是舌下腺,在小涎腺中以腭腺多见。肌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一般不超过所有涎腺肿瘤的0.5 %。俞光岩等学者认为其生物学行为具有生长迅速、广泛侵犯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血行转移率高、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那么,口腔肌上皮癌应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肌上皮癌对放疗不敏感,也缺乏特异性的化疗手段,其治疗应以手术为主。然而,肌上皮癌治疗后易复发,因此,手术治疗尤其是首次手术治疗应力求病灶切除的彻底性,应有足够的安全切缘,术中可行冰冻切片,进一步协助明确肿瘤的安全切缘。有学者认为腮腺肿瘤区的肌上皮癌体积小并且远离面神经者,可以保留面神经,肿瘤范围较广,紧贴面神经或复发性肿块,常需牺牲面神经。也有学者建议即使面神经与肿块粘连也尽可能行面神经的保留术,待术后病理明确后以再次手术或者通过放化疗来降低肿瘤复发。其次,对于颈清方式的选择,部分文献报道肌上皮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不必常规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应适时动态监测,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术后颈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因此也建议常规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最后,肌上皮癌血行转移率高,易发生脑,肺,骨和肝转移。因此 ,肌上皮癌的患者,术前应常规行胸部CT、肝脏B超检查,必要时行Pet-ct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可能。术后可酌情给予化疗,预防原位复发及远处转移。然而,目前缺乏统一的客观具体的放、化疗方案。应不断完善相关研究。
总结如下,口腔肌上皮癌治疗方法宜为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
本文是韩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