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癌术后复查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文章摘要:口腔癌是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的统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进食、语言等重要功能,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本文介绍了口腔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复查项目。
口腔癌是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的统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进食、语言等重要功能,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口腔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疗法。手术治疗在口腔癌的治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通过直接切除癌变组织来达到快速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只是局部治疗手段,由于癌细胞易发生周围组织侵袭、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播散的特性,手术无法保证彻底清除体内的癌组织,术后仍然可能出现癌症的复发转移,而一旦出现复发转移,治疗将会变得更加棘手,因此必要时需结合术后的放疗、化疗以尽可能杀灭癌细胞。同时,在手术后还必须进行严密的随访复查,以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癌症复发,并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一般来说,口腔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出院后需要在第1、3、6、12个月复查,第2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2年到第5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5年以上1年复查一次。口腔癌的复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首先是临床检查,通过临床的视诊、触诊等手段,仔细检查手术区、周围组织及淋巴结组织,检查有无复发迹象及淋巴结转移,初步判断患者恢复情况及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然后,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B超、X线、CT、核磁共振、PET-CT等。B超通常用来检查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有时也用来检查一些较表浅肿瘤的复发情况。X线常用于累及颌骨的肿瘤的快速检查。CT、核磁共振对于检查深部的肿瘤复发有比较好的效果,其中核磁共振尤其适用于软组织肿瘤。PET-CT有助于发现临床上不易发现的微小复发肿瘤,有较好的参考意义。若出现了肿瘤的复发转移,通过对多次检查的结果进行前后对比,能够提高发现的概率,因此患者在复查时,应尽可能带齐既往的手术和检查资料。当发现可疑的复发转移迹象时,可以通过穿刺吸取或局部切除小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患者朋友们应当树立这样的认识: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口腔癌的治疗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坚持到越后面,胜利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出院后一定要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本文是韩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