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俊 三甲
吕俊 主治医师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胃肠疝与减重代谢外科

溃疡性结肠炎术后造口口梗阻的危险因素

1212人已读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与全球其他国家相似,日本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医学治疗的最新进展已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然而,当有效的药物治疗无效时,或当长期患病后发生结肠癌或重度发育不良时,就需要手术。有报道25%-3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细胞间隙水肿以及小肠排除量过多导致小肠粘膜水肿(重要的是要限制术后液体供应,并给予白蛋白和利尿剂。在某些情况下,暂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减少肠黏膜水肿。)和回肠造口是我们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术后造口梗阻的危险因素。对于腹直肌较厚的患者,术后造口梗阻都可能复发。对于腹直肌较厚的患者,应注意液体管理的重要性,谨慎选择造口位置,防止术后造口梗阻复发。术后造口梗阻发生因素还包括:扭转,腹壁周围粘连,或穿过腹部的回肠发生狭窄。

综上,有必要研究溃疡性结肠炎可替代手术方法来避免回肠造口术,从而避免术后造口梗阻的发生。


吕俊
吕俊 主治医师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胃肠疝与减重代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