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基因检测的必要性与意义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大癌种,随着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肺癌早诊早期治疗的推广,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很多早期患者获得治愈,晚期患者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时间。随着科学的进步,疾病的诊断早已突破了单纯的病理诊断阶段,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的广泛应用,能够更好的指导肺癌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但目前基因检测价格还比较高,还没有纳入医保,什么样的患需要做基因检测,肺癌基因检测的必要性与意义是什么,这就需要看具体的病情,不能一概而论。
一、肺癌基因检测的意义
1、判断是否能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因为有驱动基因的突变,比如EGFR、KRAS、ALK等,目前的靶向药物也主要针对的是这几种基因突变,很多即使是晚期患者,通过靶向药物治疗也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远远高于传统化疗。
2、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目前对于Ⅱ、Ⅲ肺癌的治疗是手术+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是包括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最新研究及指南都表明,对于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时间均好于传统化疗,而且靶向药物治疗也比较简单,不需要住院,跟我们治疗高血压一样,每天吃一片药物即可。
3、根据分子分型判断多发腺癌是否同源:目前发现的多原发肺癌越来越多,但手术后经常病理类型完全一致,无法判断到底是不是多原发还是转移,因为这两种情况疾病的预后与治疗完全不同,所以需要进一步行基因检测来判断是同源还是多原发的。
4、预后判断、精准用药及复发监控:基因检测除了寻找药物治疗靶点外,还可以进行多基因的检测,科学地预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从而选择适合的肿瘤治疗方案,为预后判断、精准用药及复发监控提供最佳的参考信息
二、不同病情的患者行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和意义
1、不同病理性质:肺癌病理上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是腺癌和鳞癌等。最容易合并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是腺癌,其次是鳞癌,小细胞肺癌一般没有突变基因突变。所以腺癌的患者都推荐驱动基因检测、鳞癌晚期患者也推荐驱动基因检测,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一般不推荐。
2、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或复发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均推荐行基因检测,而且最好做大PANNEl检测,对于无法取得病理组织的患者,还可以采取抽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医生才能给患者更精准的治疗。
3、根治手术后的Ⅱ、Ⅲ期患者:这类患者术后是推荐进行辅助治疗的,目前对于肺腺癌患者,如果存在EGFR基因突变,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化疗,所以这部分患者是应该做基因检测的。
4、不需要做辅助治疗的Ⅰ期肺腺癌患者:这部分的患者预后往往会非常好,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也不需要进行辅助治疗,所以这部分患者做基因检测不是必须的,检测的意义主要在于了解基因分型,判断预后,万一复发,可以指导治疗。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是做一下比较好,也可以选择相对便宜的检测项目。
本文是陈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