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振兴
孙振兴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神经外科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与脊髓空洞症如何治疗?(一)

3163人已读

图片1.png


蓝色箭头指向的就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型(向下进入了颈椎管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孙振兴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ir畸形),经常合并脊髓空洞症,大部分会在40岁以后逐渐出现症状,(当然儿童期也可出现症状),治疗方法并不统一,大的原则是:稳定型(没有脱位)以减压和增加后颅窝容积为主,失稳型(合并脱位或者不稳)以复位固定为主。今天主要说说稳定型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如何做?只停留在减压(“破坏“”)这个层面?咬除了枕骨而不做重建是否是最佳方法?


减压当然是这个手术治疗的重中之重,但是减压多大范围?是否咬除的枕骨越大越好呢?减压能否做到精准又高效(不多咬除一处枕骨,也不少咬除一处枕骨)?咬除枕骨后是否打开硬脑膜,如何打开硬脑膜?是保留还是切除小脑扁桃体?


临床上经常遇到:1、有些手术病人,咬除的骨窗很大,看似减压做到很充分,但是脊髓空洞没有缓解,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的出现加重,而且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出现了小脑下垂,症状更重了。2、有些手术病人,做了小脑扁桃体的切除,短时间内空洞好转症状也好转了,过几年后又出现了脊髓空洞,再次手术发现切除小脑扁桃体的部位黏连很重,脑脊液循环不畅,松解开黏连后,脊髓空洞就好转了。当然,这个疾病发生在每个病人都不一样,治疗本身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个体化治疗,所以,医生对这个病的认识和治疗理念决定了治疗方案。


我介绍一下我们科室200余例稳定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脊髓空洞好转率83%,症状缓解率87%,无小脑脱垂病例,供大家参考:

图片2.png

上图术前MRI: 蓝色箭头为小脑扁桃体下疝,橙色为脊髓空洞



图片6.png


上图为手术显微镜下重点手术步骤照片(略有点血):咬除枕大孔枕骨3cmx3cm,硬膜扩大修补(外层衣服),保证蛛网膜完整(内层衣服),同时做枕大孔区枕骨重建修补(定制钛网,既能起到扩大后颅窝容积的作用,同时又能保证托起小脑的作用,而且预防发生小脑下垂,因为正常的枕骨除了有容纳小脑作用,同时又能托起小脑因为重力而下垂的力,手术破坏了枕骨,小脑势必有下垂的趋势,定制钛网很好地起到了容纳和托起小脑的替代作用)

图片4.png图片5.png

上图术后3年MRI,脊髓空洞完全消失,红色箭头为定制钛网(定制钛网很好地起到了容纳和托起小脑的替代作用)


总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ir畸形)和脊髓空洞症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手术难度虽然不大,地市级医院都在做这个手术,但要做好这个手术可并不容易,本身就是先天发育性畸形的疾病,手术目的虽为解除脑和脊髓压迫,改善脑脊液循环和促进脊髓空洞的患者,但术后势必形成新的“后天性医源性畸形”,因此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手术理念就显得很重要,当然手术操作的细节很多,要把每一处细节把控好,尤其更应该关注在减压窗上以及减压后的枕骨重建上,这样才能给患者带来益处大于弊处的疗效。


孙振兴
孙振兴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