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郭海科
郭海科 主任医师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眼科

科普 | 后巩膜葡萄肿是“肿瘤”吗?

5496人已读
导 读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眼科郭海科

某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30多岁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他满脸惆怅,拿出一张B超检查单并指着上面被重点画出的几个字:“双眼后巩膜葡萄肿”,急切地问道:“医生,我的眼睛里长肿瘤了吗?我是不是眼睛要瞎了”。


其实我在门诊中碰到这样的疑惑已经不止一两次了。





究竟什么是后巩膜葡萄肿?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球接近球形,眼球的前后径,即眼轴长平均在24mm。没有屈光度数,称正视眼,眼轴短于24mm,可能为远视眼,大于24mm,可能就是近视眼。而有一种近视,除去角膜及晶状体的因素外,由于眼轴不断增长所造成的近视度数不断增加,在眼轴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眼底的改变,称病理性近视。这种病理性近视由于眼轴不断增加,眼球最外层的巩膜组织的纤维不断被拉长,尤其在眼球赤道部以后的巩膜组织过度延伸,使后部巩膜更加变薄,在眼内压的作用下,明显变薄的巩膜发生局限性扩张膨出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如同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当某一部位的气球壁较薄时,同样的压力就可能使气球鼓出一个小“包”。(图1)


图片1.png

图1


并不是所有的近视都有后巩膜葡萄肿。一般来说眼轴长为25~27 mm者中,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较小。而在轴长大于28mm者中,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在B超检查图片中看到后面的球壁不是均匀弧形,而是呈锥形,在报告中往往会打上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因此当您拿到这样的B超报告,不必惊慌。这不是肿瘤,而是提醒您已成为病理性近视患者(图2)。


图片2.png

图2


在MRI眼眶重建扫描检查中更加形象,医生按巩膜膨出的不同位置将后巩膜葡萄肿分后极型、黄斑区型、视盘周围型、视盘鼻侧型及视盘下方型等(图3)。


微信图片_20210120152651.png

图3

后巩膜葡萄肿虽然不是肿瘤,但它的危害在于影响视功能。由于后巩膜葡萄肿,后部脉络膜供血降低,因此眼底检查在后巩膜葡萄肿的区域可见脉络膜视网膜大范围萎缩。在后巩膜葡萄肿的区域易出现黄斑玻璃体视网膜牵引,视网膜劈裂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等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疾病,还可以出现眼位偏斜。


因此后巩膜葡萄肿并非肿瘤,而是病理性近视的并发症,对于病理性近视患者已形成的后巩膜葡萄肿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观察其发展。


作者: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眼底病组 姚宜


郭海科
郭海科 主任医师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