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重的咽痛--扁桃体周脓肿
“这几天咽喉痛加重,吃饭没胃口,咽东西难受”。
“咽痛,说话像含着糖说话”。
——咽痛难忍,进行性加重,可能是扁桃体发炎加重化脓了!

一、概 述
扁桃体周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发生蜂窝织炎(称为扁桃体周围炎) 继之形成脓肿。多见于青壮年,平均年龄20-35岁。
二、临床表现
1.在扁桃体急性发炎3~4天后,发热仍持续不退或又加重,体温上升达39℃以上,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常限于患侧,可放射至同侧耳部及牙齿。
2.病情严重时患者头偏向患侧,不易转动(假性僵直)。讲话时似口中含物不清,张口受限,口内有多量粘稠唾液沿口角外流。同侧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身体衰弱。
三、体 征
1.患者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因剧烈咽痛和张口困难,检查常不合作。
2.早期周围炎时,可见一侧舌腭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显隆起,甚至张口困难,提示脓肿已形成。
3.前上型者,患侧腭舌弓及软腭红肿突出,悬雍垂水肿,偏向对侧,舌腭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推向内下方。病程7~10天者,有的脓肿可自行破溃排脓。
4.属后上型者,患侧咽腭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软腭与悬雍垂可无水肿,常无张口困难。但是,炎症可向下扩散至喉咽部及喉入口等处,可引起喉水肿等并发症。

扁桃体炎,脓性改变

扁桃体周脓肿形成
四、诊 断
1.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不难。2.咽痛逾4-5天,局部隆起明显及剧烈咽痛,即可判定脓肿已形成,穿刺抽脓可确定诊断。
五、治 疗
经及时合理的治疗,病情可迅速控制,预后良好。
1. 脓肿形成前的处理:其治疗与急性扁桃体炎相同。给予足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及适量的类固醇激素,并给予输液、对症治疗。
2. 脓肿形成后的处理
(1)穿刺抽脓:可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腔部位。2%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穿刺针进入脓腔,即有脓液抽出。

(2)切开排脓:前上型者可在穿刺获脓处、或在选择最隆起或最软化处。切开粘膜及浅层组织后(不宜过深,避免损伤大血管)用长弯血管钳向后外方顺肌纤维走向撑开软组织,直达脓腔,充分排脓。对后上型者则在腭咽弓处切开排脓,次日复查,必要时可再次分开排脓。
(3)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适宜病程较长,多次切开排脓仍未治愈者。患侧扁桃体切除后,具有排脓彻底,恢复快,且无复发的优点。缺点是张口受限,操作不便。l3.脓肿消退后的处理:应在脓肿消退2周后,将扁桃体切除,以预防复发。
本文是李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