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肠小手术注意事项
一.小手术的种类
目前我科室开展的小手术有:痔病手术治疗(外剥内扎手术、PPH、TST)、肛瘘(复杂性)切除术、肛周脓肿根治术、肛乳头瘤切除术、肛裂切除术、肛门部尖锐湿疣切除术及肛门部各类良性肿瘤切除术。
二.小手术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1.患者经门诊确诊需手术治疗时,请持住院证前往肛肠科病房(6号楼7楼)医生办公室确认床位,待床位确认后前往住院中心办理住院手续。
2.在手术治疗前必须做有关的辅助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疾病的性质、轻重、急危以及有无其他疾病或手术禁忌症等。入院第一天为术前常规检查时间,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常规、凝血功能、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艾滋+丙肝+乙肝+梅毒、胸部正位X线、腹部彩超等,有关生化检查及腹部彩超要求患者空腹进行,结合患者病情可能还需完善肛门彩超、电子结肠镜检查、心肺功能等相关检查。
3.手术前需行相关术前准备,请配合护士完成备皮、皮试、灌肠等术前准备,并遵照手术物品清单购买相关准备物品。
4.术前一天可正常饮食,手术当日术前应禁食水,术后根据麻醉类型不同禁食水时间不同,待可进食后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可进半流饮食,并多食富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第三天,可正常饮食,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有便秘习惯的患者可服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及药物如:香蕉、蜂蜜、乳果糖、麻仁软胶囊等。手术后禁止饮酒,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油炸煎炒之品。
5.根据麻醉类型及手术类型不同可能在术中行留置导尿治疗,患者术后会出现因导尿管带来的不适感及膀胱刺激症状(尿憋、尿涨感),此为正常现象,检测尿量即可,若少尿或无尿,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少数患者术后或拔出导尿管后会出现小便困难现象,多因过度紧张及局部刺激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所致。精神紧张所致者嘱病人要精神放松,好好休息,或在会阴部及小腹部做热敷,轻揉或热敷下腹,同时放松肛门,一般可解出。如果上述处理不能缓解,可用导尿管导尿。
6.患者术后一般都有肛门坠胀感,肛门坠胀感是因为肛门部止血材料填塞导致,是正常现象,肛门部敷料手术后当日不宜取出,以免引起肛门伤口出血和感染。术后第二日会行换药治疗,去除敷料后可以排便。若排便困难,缓缓用力,不要久蹲厕所和过度用力,否则容易导致肛门水肿及伤口出血。可以通知医生使用开塞露协助排便。大便时有少量出血,属正常,排便后温水坐浴洗净伤口,垫上干净敷料即可自止;若出血不止,应及时告诉医生做相应处理。
7.手术后第二日排便后起,需每日行坐浴治疗,可选用温水坐浴或中药坐浴,热水放温后坐浴,切忌热水加凉水。每次坐浴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姿势取坐位而不要用蹲位,久蹲易致肛门水肿及伤口出血
8.部分病人因病情需要术后换药治疗,换药是对手术创口的清洁消毒、引流、创面保护、使用消肿、止痛及促进创口生长的药物、创面胬肉的修剪及拆线等处理,科学合理的换药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及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9.术后第二日患者即可下床活动,考虑患者手术切口部位、伤口愈合程度,建议适量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少走路、少久坐,这样可避免切口边缘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肿,延长创面愈合时间。
三 . 小手术病人出院须知
1.出院后应听从手术医生或管床医生安排换药或复查频率(复查:一周一次或者两周一次,具体听从主管医生安排)。检查伤口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伤口生长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伤口的顺利愈合减少复发可能。
2.出院后可正常饮食,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禁止饮酒,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油炸煎炒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3.养成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蹲厕过久,大便时不看书、看报、看手机等,不要憋大便,憋大便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干硬干结、干结大便容易对肛门的压迫和损伤,排出困难时可适量使用通便药物辅助排便。
4.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对预防和缓解肛门疾病有着很好的作用。肛门疾病患者可以通过做提肛运动使病情得到缓解甚至得到治疗,提肛运动对恢复和治疗肛门疾病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提肛运动主要是利用提肛过程增加局部肌肉活动,使得局部之静脉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减轻静脉淤积、曲张。提肛运动其实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无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亦或是躺着都可以进行提肛运动,而且做提肛运动没有时间环境的要求。大概的做法就是向上收紧提肛肌5秒钟,再慢慢放松10秒钟,每天做2-3次,每次大概做约15次。
5.每日2-3次温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清洁肛门;穿纯棉等容易透气衣裤,勤换内裤。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焦虑和过度紧张。

本文是燕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