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观贵
主任医师
广医二院
耳鼻喉科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
2297人已读
【病因】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有可能是鼻腔及鼻窦的炎症性疾病影响所致;多数学者认为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
【病理】呈鼻息肉样生长方式,伴表面呈细乳头样改变。具有多发性生长、易复发和恶变的特点。
【临床表现】
症状:
2、反复的鼻出血,流粘脓涕,或有血性鼻涕,嗅觉下降,面部麻木等。
3、可向周围器官侵犯,如侵犯眶内可出现眼球突出、眼肌麻痹和视力下降;如侵入颅内可出现头痛。
鼻腔内检查见肿瘤外观呈息肉样,瘤体大小不一,呈红色、粉红色或灰白色,表面不平,基底宽或有蒂,质地柔软或坚硬,触之易出血。
【诊断】根据病史和鼻腔检查及结合鼻窦CT、磁共振等检查,可初步诊断。病理检查可确诊。
临床上本病常被误诊为鼻息肉。因此,鼻息肉表面乳头样改变、特别是单侧鼻息肉的,怀疑该病的需行病理检查确诊。鼻息肉手术的患者,术后应常规将切除物送病理检查。
【治疗】
鼻及鼻窦乳头状瘤治疗的原则是手术切除。由于该肿瘤有无限生长的潜力,易复发,易癌变,手术需彻底切除肿瘤和病变的黏膜及根部骨质。患者术后的定期随访是早期发现复发或恶变的重要手段。
本文是陈观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