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文正
主治医师
孝感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外阴鲍恩样丘疹病
4876人已读
主诉:
患者,男性,24岁,外阴部散在黑褐色小丘疹3月余,无瘙痒及疼痛不适。
临床表现:

阴茎根部可见散在或蔟集黑褐色小丘疹。
组织病理:



病理所见:轻度角化过度,棘层肥厚,棘层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风吹样外观,可见空泡样细胞,部分细胞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真皮浅层炎症细胞浸润
诊断:
鲍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
点评:
该病为多发、褐黑色或棕红色丘疹,直径0.2~1cm。好发于性活跃的青壮年,常见于外生殖器。系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所致。临床外形需要和尖锐湿疣及脂溢性角化进行鉴别,尖锐湿疣为常见的性传播病,典型损害为疣状、鸡冠状增生。好发于男性的冠状沟、包皮内侧面、阴茎及肛周,女性的阴唇、后联合及阴道口,病理表现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可见空泡细胞,真皮血管扩张,浅层以淋巴细胞为主浸润;脂溢性角化多见于中老年人,可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包括外阴部,表现为境界清楚的黑褐色斑丘疹,表面呈乳头瘤样,有油腻性痂,容易刮除。一般不发生恶变。病理特点: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角化过度,可见假性角囊肿。棘层肥厚,为基底样细胞,无异型性,增生的皮突在同一水平面上,真皮浅层有少许炎症细胞浸润,此外尚需要和色素痣进行鉴别。单纯病理上,鲍恩样丘疹病和鲍温病难以区别,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鉴别,前者为凸起黑褐色小丘疹,后者为鳞屑性扁平黑褐色斑块,治疗上可以通过冷冻、电灼或者激光及手术切除清除皮损。
本文是叶文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