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贵
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耳道长“毛”:外耳道真菌
1482人已读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是由真菌侵犯外耳道导致的炎性疾病。病变大多数情况下局限于外耳道,部分也可累及鼓膜。主要症状有耳痒、耳漏及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以看到如灰白色、灰黄色、灰黑色的粉末状、颗粒状、片状分泌物,更典型的会有真菌孢子及真菌丝。如果耳内进水或不适当的用药,则有利于真菌的繁殖。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炎症以及中耳炎的脓液浸泡,均可导致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引起继发性真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滥用均可诱发外耳道真菌感染。外耳道奇痒是外耳道真菌病最主要的症状。真菌大量繁殖形成团块阻塞外耳道导致耳闷、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甚至眩晕。真菌刺激可以导致外耳道分泌物增多。如病变范围较大,可有局部疼痛。主要通过抗真菌药物来治疗疾病,软膏或者药液。酮康唑等。

本文是程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