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瘘的基本知识
肛瘘(anal fistula)
肛瘘是指肛管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本质上肛瘘和肛周脓肿是同一种疾病,脓肿是急性期表现,肛瘘是慢性期表现。所以患者多数有肛周脓肿的病史。
肛瘘最常见的症状是肛周肿胀、疼痛和分泌黏液或脓液,且这些症状反复发作。肛门周围可触及硬结。
上述四种只是肛瘘的基本分类,临床中患者的肛瘘类型多种多样,可谓“一人一瘘、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根据患者的肛瘘类型不同、接诊医生的经验不同而多种多样。
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肛瘘成功率最高的方法,其他如保守治疗、肛瘘栓、肛瘘镜等治疗方法尚未得到一线推荐。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肛瘘切割挂线术、肛瘘松弛挂线术、LIFT手术、推移瓣手术等。尽管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目的是一样的,即消除内口、去除感染灶及瘘管、促进愈合、避免/减少损伤肛门括约肌、保留肛门功能完整。但需要了解的是,目前所有的手术及其他治疗手段,都无法达到100%的成功率,且失败率、复发率较高,各肛肠中心提供的结果差异较大,失败率、复发率在10%~80%左右。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应由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术前的肛瘘评估、患者的预期(治愈率/肛门功能)等因素共同决定。
术前准备:1.术前相关血液学检测、心电图、胸部X线或CT检查,盆腔MRI平扫检查;2.术前晚口服泻药或灌肠行肠道准备;3.术前6小时禁食水。
术后治疗:术日补液、止血、止痛治疗,口服药物止痛消肿、保持大便软化、伤口换药、肛门熏洗坐浴治疗,定期复诊。
肛瘘术后的愈合时间约在4~6周左右,如果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愈合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术后除药物、坐浴、换药等常规治疗外,保持大便湿润、软化、成形;良好的排便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及作息时间同样是影响术后愈合的重要因素,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常的三餐规律进食,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和水分摄入,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尤其应杜绝饮酒、吸烟;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劳累,避免久站、久坐,尽量保持肛门的通风、干燥(衣物穿着避免过紧、过厚);3.坚持每日定时排便,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避免大便干结、稀便;4.坚持定期复诊,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假性愈合。
本文是张军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