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哭闹怎么?肠绞痛如何识别和处理
每当宝宝大哭,家长即心疼,有时也会手足无措。婴儿的哭泣是生长发育的一部分,是表达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饥饿,不适比如尿布太湿太凉,情绪的宣泄传达给家长的信号。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宝宝什么情况下是正常的哭。 一、婴儿“正常"哭闹不应该伴随:①不停歇,加重性哭闹②哭声应该不是微弱,也不伴有呻吟③没有喂养困难④生长发育正常⑤无发热和呕吐。 今天主要谈谈肠绞痛,它是引起宝宝反复的哭闹主要原因,也有人把肠绞痛叫做哭吵综合征。不同的年龄哭泣的时间也有不同。 什么是肠绞痛? 肠绞痛是5月龄内常发生的功能性胃肠病。 1.指1-4个月婴儿出现的长期哭闹和难以安抚的综合征。4-6周哭闹达高峰,4个月逐渐减少。 2.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长时间的反复的哭闹、烦躁或易激惹,家长难以阻止和安抚。主要发生在下午或晚上。 3.无生长迟缓、发热或者其他疾病的证据4有的宝宝每周至少3d或以上有哭闹或烦躁,24小时内宝宝烦躁哭闹3h或以上。 主要表现的症状:长时间的哭闹,无法安抚的哭闹,痛苦表情,面色潮红,双腿向腹部屈曲,胀气,腹部膨隆。

三、 肠绞痛的危险信号:频繁呕吐或吐血,发热,便血,口唇或眼睑肿胀,皮疹,发作性咳嗽,表情痛苦,异常姿势,生长发育差。 如果这些危险信号出现注意排除: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3-4月是婴幼儿反流常见阶段),遗传代谢病等都可能引起肠绞痛,注意排除泌尿系疾病,尤其是肠套叠。 四、如何在家庭中判断宝宝肚子胀气的方法:1,用肉眼看。肚子胀气,肚子鼓鼓的,严重的皮肤会发亮。2,手摸。如果是肚子胀气,肚子会发硬。敲敲会有鼓音。如果不是胀气,单纯是胖,肚子是软软的,能压下去。3,看高度。 五、良性肠绞痛无明显特效的方法,主要是因为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宝宝适不适合,有没有效果,个体差异不同。每种方法都可以试用2周,看有无效果。 (一).喂养指导:避免哭闹时喂养,避免喂奶时频繁喂水,避免过度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得当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喂养姿势正确,宝宝要把乳晕都含住,减少吞咽气体,做到有效吸吮。孕母饮食要均衡低脂低糖,避免过于油腻饮食,尤其回避容易产气食物比如豆类,有乳糖不耐受可能,可以考虑加乳糖酶。 2、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奶嘴要保持充盈状态,避免过多的气体进入。也可试用低乳糖部分水解奶粉(看是否能减少烦躁哭闹时间)。牛奶蛋白过敏的根据轻中度可试用深度水解奶粉,重度试用氨基酸奶粉。4-6个月时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后续会有添加辅食篇)。(二)护理指导: 1.减少过度刺激,增加有效安抚,消除父母焦虑,耐心细心喂养,建立信心。2.抚摸按摩,伴有肠胀气的可以排气操,也可以通过尝试可以试用襁褓法、按摩法、嘘声法、摇晃法、吸吮法、飞机抱。按揉腹部,或者外用肚脐贴缓解。平时可以多让宝宝趴着,奶后半个小时内别趴。每次趴2-3分钟,每天2-3次。 3、正确拍嗝。拍5分钟嗝,再竖抱20-30分钟,注意3个月以前的宝宝头趴在家长的肩膀上,小心不要捂住口鼻。 吃完奶后如何拍嗝?在宝宝奶后拍背让其打嗝排出气体可减轻吐奶。以一只手的手臂托住宝宝的屁股,让宝宝自然的趴在你的肩膀上,头偏向一侧。另一只手呈空心掌,由宝宝的背部中段,自下而上轻轻拍打至打嗝后再放下。并不是每次都能出嗝的。如宝宝吐奶重,吃奶后平卧时采取上身抬高30度,侧卧位,有助于减轻吐奶症状 4、考虑使用安慰奶嘴。 5、有便秘,肠胀气,可以试用西甲硅油在临床上是用来治疗便秘,肠胀气的,它还可以用于腹部检查。因为西甲硅油,它实际上是一种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它可以改变消化道内存在于食物和黏液当中气泡的表面张力,并使之分解,释放出的气体就可以被肠壁吸收,并通过肠蠕动排除体外。几天不排便腹胀的也可试用香油刺激肛门。 6、肠道益生菌推荐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口服。 7、茴香炒热敷肚子2次。首先将适量的小茴香热炒,用布袋包裹,热敷在中脘穴部位(心口窝到肚脐眼连线中点)每次热敷10-15分钟,每天热敷两次。小茴香性温,味辛,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中脘穴部位(心口窝到肚脐眼连线中点),具有健脾胃,助消化,补中气,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胀的功效。小茴香性味辛温,禁止单独用于热性病,津液耗伤类疾病以及小茴香过敏者。 8、注意观察烦躁的时间和频次,做好记录。 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缓解宝宝的痛苦,减轻您的焦虑,期待您的反馈!如有帮助,可以点赞哦!
本文是闫东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