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经量变少有哪些原因?
近年来,因月经量变少前来门诊就诊的女性越来越多,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月经量减少的原因及诊治策略。
一、月经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子宫发育欠佳 此类患者多合并身材矮小,全身营养不良或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等。
2.子宫内膜的机械损伤 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手术,导致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甚至肌层损伤,宫腔粘连,月经量减少。
3.卵巢功能衰退,当卵巢功能减退时,雌激素分泌减少,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增殖,导致月经量减少。
4.子宫内膜炎 因子宫内膜受到结核,细菌等感染发生炎症反应,基底层受到损伤,导致宫腔粘连。
5.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为高效孕激素,可以对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的增长,导致月经量减少。
6.内分泌系统疾病或全身疾病 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低促性腺性闭经等,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生排卵障碍,雌激素分泌减少,内膜增长受影响,导致月经量减少。
二、月经量减少怎么办?
月经量减少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及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1.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子宫发育畸形者,必要时考虑手术矫正,无生育要求者必要时考虑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2.宫腔粘连 无生育要求的性生活活跃者需严格避孕,尽量减少人工流产及宫腔操作的手术,对于已经发生宫腔粘连且有生育需求者,根据粘连程度的不同,考虑行宫腔镜手术分解粘连,粘连分解术后及时给予雌激素补充治疗,促进内膜修复。
3.子宫内膜炎:因结核引起的子宫内膜炎,需要积极抗结核治疗;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宫腔炎症,需积极抗炎对症治疗。平时做好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经期同房,避免不洁性生活,阴道炎或盆腔炎感染需及时治疗。
4.卵巢功能衰退:卵巢功能的衰退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可以通过激素替代治疗,达到恢复月经量,并缓解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相关症状。
5.内分泌及全身疾病: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治疗,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积极纠正排卵,调整生活方式达到恢复月经的目的;高泌素血症首选溴隐亭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根据甲状腺功能严重程度给予不同剂量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对症治疗。贫血患者需积极纠正贫血治疗等。
三、中医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月经量少的病因有:
1.血虚
2.肾虚
3.血瘀
4.痰湿
根据临床辩证后分别给予滋血汤以养血益气,归肾丸以补肾益精,桃红四物汤以活血化瘀,苍附导痰丸以健脾燥湿化痰调经等对症治疗。
本文是吕秀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