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贡鸣 三甲
贡鸣 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

为什么人工心脏能代替人的心脏?

3764人已读

现今,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肌病发病率较高,常常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此类疾病的内科治疗非常有限大多数方法只能减轻症状并不能延长患者的寿命。人们对此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心脏移植算是较为成功的技术。然而慢性排异反应、感染、继发性冠脉病变以及供体的严重缺乏等诸多因素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开展。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3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2015年仅有2766人捐献了7785个器官组织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数与所器官捐献数的比值大约301,因而供体器官的缺口非常之大心脏移植同样如此。人们便开始了用人工心脏暂时或者长期代替自然心脏探索之


人工心脏用机械的方法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以代替心脏的功能。人工心脏可分为暂时性即部分取代心脏的辅助性人工心脏(VentricularAssistDeviceVAD)长期性即取代整个心脏的全人工心脏(TotalArtificialHeartTAH)


1969年人工心脏首次应用于临床由美国医生Cooley完成心脏辅助时间达64小时以便过渡到心脏移植。

全人工心脏作为永久性装置的应用则始于1982年,由美国犹他大学的Kolff博士及其团队完成植入了Jarvik-7TAH患者存活112

1985Copeland成功地施行了首例JarvikTAH表明心脏和心室辅助装置既可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又可用于心衰病人的长期辅助以便自体心脏恢复功能。

2004年,美国FDA批准CardioWest全人工心脏(Jarvik7改进而来,现名称Syncardia TAH)作为移植前的辅助治疗措施在使用。截止2014,全世界共有超过1250SynCardia全人工心脏的临床应用,最长的辅助时间为1374天。目前该全人工心脏也在进行永久性人工心脏移植的临床试验。

目前,人工心脏无论作为治疗措施还是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支持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的产品不断涌现许多产品已商品化性能良好使用安全使心力衰竭的病人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但是不容乐观的地方,诸如术后出血、血栓栓塞、感染、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要想制成像自然心脏那样精确的组织结构,同时价格低廉的人工心脏并非需要医学、生物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和长时期的合作研究。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克服种种困难,让人工心脏代替人的心脏成为现实

贡鸣
贡鸣 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