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孩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一、概述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发病率在1%左右,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约1:6,左侧约为右侧的2倍,双侧约占35%。DDH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
二、临床表现
1. 单侧脱位患儿早期可以有臀纹、大腿纹不对称,但特异性不强。
2. 单侧脱位患儿有下肢不等长,行走期双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有跛行摇摆步态,鸭步。
3. 行走前期:患侧髋关节活动受限;单侧髋脱位时,患侧下肢短缩;臀部、大腿内侧或腘窝的皮肤皱折加多、加深,与健侧不对称。
4. 行走期:行走时间较正常小儿晚,单侧脱位时,步态跛行,双侧脱位时,站立时骨盆前倾,臀部后耸,腰部前凸特别明显;大粗隆上移,骨盆前倾;单足独站试验阳性;Allis征阳性。
三、辅助检查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主要用于6个月以内婴儿。
(1)优点①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均大于90%,假阴性少;②对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都可以诊断;③可对DDH的治疗进行动态观察;④没有放射损害。
(2)缺点结果差异大,对检查者要求高。
3.X检查:适合6个月以上者,不建议对3个月以内者进行X线检查。拍摄髋关节正位片要求患儿安静,下肢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旋转20°左右。DDH患儿的X线表现有髋臼指数增大、沈通氏线中断。
1. 早期诊断:依靠查体和超声检查,Ortolani征阳性可以诊断髋关节脱位,而髋臼发育不良需要超声检查才可以确诊。
2.晚期诊断:对有髋关节外展受限,下肢不等长,跛行及鸭步者,拍髋关节正位片可以确定诊断。
(完)
本文是苗武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