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心血管疾病,叶酸再添新证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类,排行第9,所以也称之为维生素B9。1941年,从菠菜中首次发现了这种生物因子,被命名为叶酸,对它的重视程度来源于孕妇补充叶酸可以减少胎儿神经管畸形,补充叶酸可以纠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减少中风的发生,那么其它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是否也具有相似的作用呢?
我们先看看叶酸的药理作用,叶酸是人体利用糖和氨基酸的必要物质,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在体内叶酸以四氢叶酸的形式起作用,四氢叶酸在体内参与嘌呤核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转化。叶酸在制造核酸(组成DNA、RNA的成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叶酸帮助蛋白质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是制造红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叶酸缺乏可以导致红细胞的异常、不能发育成熟、数量减少及贫血。
叶酸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叶酸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孕妇缺乏叶酸可以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低体重、唇腭裂、心脏缺陷等。如果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引起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而导致畸形。
叶酸也作为干酪乳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促进增殖因子而起作用
天然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类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比较多,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食品中富含叶酸。
食物中的叶酸若经长时间烹煮,可损失50%~90%,人体内叶酸储存量为5~20mg,主要经尿和粪便排出体外,每日排出量为2~5ug,安全剂量范围较大,即使口服成人最低剂量的20倍,也未发现中毒者,动物试验也得出相同的结果,叶酸与维生素C一样,多吃多排,多余的量均从尿中排出。
由于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叶酸生物利用度较低,在45%左右。合成的叶酸在数月或数年内可保持稳定,容易吸收且人体利用度高,约高出天然制品的一倍左右。
2021年2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研究最新证实,叶酸可预防卒中外,在保护心血管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均优于其它维生素及矿物质,就是说某些维生素、矿物质能否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多国的健康教育指南,都将良好饮食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2015年的科学报告,也关注了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没有推荐营养补充剂,而是推荐了3种饮食模式:1)健康饮食,即少摄入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红肉,多摄入水果和蔬菜;2)地中海式饮食:推荐鱼、蛋、奶、蔬菜、水果、谷物的合理搭配;3)素食。加拿大卫生部仿效了该指南,强调应通过健康的饮食来获取营养,强调了植物性食品,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但没有推荐营养保健品。
随着以上这些建议的公布,饮食模式将朝着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植物性饮食方向继续改变,可充分满足人体需求。因此,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重点是通过饮食来满足人体需求,而非摄入营养保健品。
鉴于此,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该项研究,对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营养补充剂使用证据进行了更新。
研究人员更新了2018年开展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心血管疾病结局和全因死亡率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对于叶酸和维生素B预防卒中的效果,这项最新系统评价结果与之前的报告类似,即叶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减少中风的发生。
对于常用的复合维生素、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C,没有得到明显效果,而烟酸可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含有叶酸的食物
1、水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梨、胡桃、苹果等。
2、蔬菜:莴苣、菠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青菜、扁豆、豆荚、西红柿、胡萝卜、南瓜、蘑菇等。
3、豆类: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4、动物: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牛肉、羊肉、鸡肉、蛋黄等。
5、谷物:全麦面粉、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
总之,在均衡饮食模式下,只要营养充足,营养保健品是否有益?目前研究的证据尚不足以令人信服。
对比以往各国健康教育指南,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建议,对于改变心血管疾病风险或总死亡率,长期服用叶酸和B族维生素可减少卒中的发生,其它维生素和矿物质没有相关的研究证实其预防作用。
总之,叶酸和B族维生素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并且过量摄入也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我们日常所吃的水果、蔬菜、豆类、谷类及动物都含有叶酸,只要不偏食,胃肠道吸收功能好,一般不会缺乏。建议有心血管病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食单一、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者,常规补充叶酸预防心血管疾病。
本文是吴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