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过生娃!“不死的癌症”:子宫腺肌症
专家简介:程静新,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妇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从事妇科肿瘤专业30余年,致力于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微创治疗及保留生育及生理功能治疗的研究。
对于每个月流血一次
一次流血一周
的女性朋友来说
疼痛是她们人生中的必修课
假如疼痛也有排行榜
众所周知,分娩的巨痛高居榜首
然而
痛经是可以媲美
甚至能
尤其是患子宫腺肌症的女性
“痛经”和“月经过多”这两大杀器每个月按时折磨患子宫腺肌症的女性朋友们,少数人群对每次月经来潮的畏惧甚至让她们产生了切除子宫的想法。那么子宫腺肌症到底是“何方妖魔”呢?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有活性的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内,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者局限性病变。简单来讲,子宫内膜具有活性,在女性经期会剥落,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后,出血受阻,容易引发子宫非感染性炎症与肌层疤痕化,导致子宫发生膨胀,周而复始,使子宫失去弹性,继而影响月经周期。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本该长在子宫壁最里面那一层的东西,却蔓延到了中间那一层,出现在了它不该出现的地方。
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常常会伴有哪些症状呢?
首先是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置为下腹部正中,常常从月经前一周开始,直到月经结束,而且痛经会越来越严重。
其次经量可能会比较大,有很多病人因为连续几个月的月经量多,会造成严重的贫血,来就诊的时候,面无血色。如果做检查,还会发现子宫内膜不均匀,子宫不同程度增大;
然后就是超过一半的患者会伴有子宫肌瘤,长期子宫腺肌症的女性,还有可能形成腺肌瘤。除此之外,一些患者还会不孕等,因为子宫腺肌症跟女性的内分泌是有关系的。有很多备孕的女性,觉得是痛经没放在心上,结果一直怀不上孕,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腺肌症。
确诊子宫腺肌症需要做什么检查?
该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
1、妇科超声: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后壁更明显,内膜线前移。病变部位为等回声或者回声增强,其间可见点状低回声,病灶与周围无明显界限。
2、盆腔MRI:子宫内存在界线不清﹑信号强度低的病灶,T2加强影像可有高信号强度的病灶,内膜与肌层结合区变宽,大于12 mm。
3、血清CA125:多数患者该指标可升高。
4、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子宫腺肌症该如何治疗?
治疗主要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子宫大小、年龄、有无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给予个体化治疗。
保守药物治疗适用于子宫小于12周大小,临近绝经期且能耐受的妇女。口服药物同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痛经明显或月经量增多的患者可考虑宫内放置曼月乐环控制病情。目前还没有根治性的有效药,药物治疗对减轻症状有一定作用,但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对于临床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有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两种手术方式。
以下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1)痛经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
(2)子宫体积≥10孕周大小,出现压迫症状、贫血等,保守治疗无效。
(3)局限于子宫体部的病灶。
(4)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
保守性手术指保留子宫和卵巢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主要指子宫局部病灶切除术,尽可能地切除病灶,但应避免缺损过大,否则难以保证创面愈合良好。
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适合临床症状
另外,临床中经常遇到围绝经期患者,总是认为自己很快绝经,经常拖延,不愿积极手术治疗。其实不然,合并子宫腺肌症的患者一般绝经延迟,多数在55岁左右,甚至更晚,病痛长时间折磨患者,反复疼痛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往往对自身健康有害无益的,并且有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本文是程静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