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性耳聋:病人应该知道哪些事情?
1月8日上午在院我接诊了2021年第一位突聋病人。
患者是一女性,37岁,面诊期间病人情绪不稳。自述:右耳十几年前出现耳鸣,声音断续,对听力有一定影响,偶有眩晕,未就医。平日生活作息稳定,近日自觉左耳耳鸣严重,左耳听到的声音低沉,耳闷热,耳胀,有堵塞感,伴听力下降,眩晕,有焦虑失眠等情况出现,夜间显著,晨起耳内钝痛,超一周。无感冒,偶有情绪波动,前来就医。患者情况:生活负担较重,近一年时间依靠安眠类药物入睡,不服药片入睡假寐状况居多,右耳出现耳鸣问题曾自去药店购入硼酸滴剂,症状无缓解。
由于病人左耳听力下降时间与就诊时间相隔时间较长首次需做纯音测听。
检查目的:用于临床了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类型。(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混合性)
(注:纯音听阈检查——听功能检查的“金标准”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为测量受试者“恰好能听到”的最低强度的声音,为唯一能准确反映听力损失的行为测听。是现在临床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听力检查方法。)
(突聋纯音测听报告1)

通过听力图我们可得知病人左耳要比右耳听力损失严重的多,左耳纯音测听气骨导阈值上升,处50dB以上,病人属于重度聋。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突发性耳聋病例,抱着很惋惜的心情今天将它发了出来,一是想增加一些大众对于突聋的认知,二也是想告诉大家对于突发性聋这样的急症如何做才是可以将风险最小化,来保护我们的双耳。那么经由上述病例,今天我们针对于突发性耳聋的研究就由此展开。
在临床上,我们将突发性耳聋又成突聋,临床上指的是超过72h内(3天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检查时单侧至少相连2个频率下降20dB以上,伴耳鸣耳堵感。我国突聋病人发病率有逐年上涨趋势,男女患病比例基本一致,左侧耳略多于右侧。
这是2015中版突发性耳聋相关文献,感兴趣的患者可自行查看(突聋诊疗指南)
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提醒公众注意尽早发现以及尽早干预听力损失的重要性,现代的许多人患有不明原因的听力损失,而自己却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某些声音跟词汇,那么在此期间,检查自己的听力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耳鼻喉中,突发性耳聋当属急诊,如果在某一时刻,自己突然感觉到出现了听力下降,速去医院,与时间赛跑的急症,拖不得。
本文是戴海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