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东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下肢延长术后康复功能锻炼

发表者:付东 人已读

整个延长矫形过程中手术固然重要,术后康复锻炼,保持上下肢各个关节正常的功能是整个肢体延长矫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预期的长度是治疗成功的一半,而保持关节功能则是治疗成功的另一半。由于术中对肌肉的损伤, 延长过程中对肌肉、韧带与肌健的牵拉,可引起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一级以上,关节韧带挛缩等。早期的静、动态性肌肉收缩练习可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为以后的肌力恢复奠定基础。所以,要求每一位患者必须做好术后康复功能锻炼。

原则:患肢感觉及运动恢复后,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锻炼的次数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活动范围视患儿情况及忍受力循序渐进的进行,尽早安全的关节活动并进行肌力训练,可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练习前的按摩可起到改善血液淋巴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紧张、痉挛和减轻疼痛, 滑利关节的作用。若患儿无法自行完成功能锻炼,可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或家属给予患儿被动功能锻炼

1.术后早期取平卧位,抬高患肢,以减少渗血,促进静脉回流,消除水肿,减轻疼痛

2.肌力锻炼:

  • 抗阻“勾脚”:坐床上,腿伸直,皮筋一端固定于床头等处,另一端套在脚尖上,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脚”动作。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至少20-30次/组,4组/日。此练习主要加强踝关节背屈肌肌力,锻炼胫骨前肌,提高踝关节控制能力及前后向稳定性。

  • 抗阻“绷脚”:坐床上,腿伸直,皮筋一端握手中固定,另一端套在脚尖上,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绷脚”动作,即脚尖用力向下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至少20-30次/组,4组/日。此练习主要加强踝关节跖屈肌肌力,锻炼小腿三头肌,提高踝关节蹬踏力量,控制能力及前后向稳定性。

1617189791498748.jpg

图 抗阻“勾脚”

1617189851303016.jpg

图 抗阻“绷脚”

3.关节活动度锻炼.

1)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练习可以增加小腿三头肌及跟腱的牵引应力,防止原有足踝部畸形加重或避免出现足踝部新的畸形,一般在极限处保持10-20秒,至少4 组/日,20-30次/组,也可在支架下使用矫形鞋使足与小腿呈90度,帮助预防足下垂。

  • 跖屈:足尖下垂,足背向小腿前面远离,足尖与小腿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1617189925915315.jpg1617189955151625.jpg

图 跖屈锻炼

  • 背伸:足尖上抬,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足尖与小腿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

1617190052440793.jpg1617190084944850.jpg

图 背伸锻炼

  • 内外翻:腿伸出,膝关节下垫枕头,腿保持稍屈曲的姿势,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地使足尖向内外分别运动

7.jpg

图 足内外翻锻炼

2)膝关节:平卧位,进行伸屈膝关节活动,以缓慢练习小幅度的屈曲功能为主。双手抱起大腿下段,以轻柔的被动方式,缓慢练习膝关节屈伸功能,休息时保持伸直位。至少4 组/日 , 20-30次/组,膝关节屈曲以达到90度为佳。

8.jpg1617190193816002.jpg

图 膝屈伸

3)股直肌运动: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维持3-5秒后放下,2组/天,5-8次/组。

1617190257217744.jpg1617190283542533.jpg

图 直腿抬高

4.下床站立:待患肢水肿消退后,停止胫骨延长后,根据复查新生骨生成情况,遵医嘱带架下床站立,以改善肢体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肌力恢复,又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练习时使用双拐、平行杠或扶床架等支撑物。站立前先做膝、踝关节伸屈活动 10-20min ,下床时健肢先着地,站立时尽量以全足掌着地。站立时间以不引起截骨端剧烈疼痛或自觉疲劳为度。

5.负重锻炼:停止胫骨延长后开始进行负重训练,患肢负重量由小到大,步行距离由近至远,患肢承受体重的多少,根据自我感觉调整,幅度由小至大,力度由弱至强, 时间由短到长,以不引起截骨端剧烈疼痛或自觉疲劳为度。

  • 行走:患儿行走应从持拐步行逐渐过渡到弃拐步行

  • 步态:要注意纠正步态的训练, 患者可原地踏步, 或在他人指导下行走,有条件者可利用姿势矫正镜,让患者看着镜子有意识地控制跋行步态。纠正步态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变患者长期跛行在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形成的“动力定型”, 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逐步形成新的“动力定型”。

  • 负重:步行时尽量以全足着地,步履慢而稳。

  • 行走耐力训练:行走耐力训练是术后提高患肢行走能力,增强心肺乃至整体耐力的重要措施。耐力训练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要逐渐增加行走时间、距离及难度 (如上下楼梯、 走斜坡等)。


本文是付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