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儿童心理健康与睡眠的采访报导
文章摘要:儿童睡眠对于身体和大脑的生长发育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儿童睡眠的重要性、影响因素、需求时间和常见障碍,以及睡眠不足对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1、儿童睡眠与成人睡眠各方面是否存在一些差异?能请您介绍一下儿童睡眠的重要性吗?
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以夜惊、睡行症、磨牙等为多,成人以失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为多;在影响引起睡眠障碍的因素上,儿童多为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待发育成熟后可消失,如夜惊、梦、睡行症,而成人有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及时老化有关,如REM期睡眠行为障碍很可能是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的前驱期症状、
还涉及到睡眠生理,儿童期对睡眠的需要时间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成人睡眠与儿童期比较,成人更主要是休息或养精蓄锐,恢复脑力以及修复脑功能,而儿童睡眠更重要是促进脑的发育、成熟、神经环路和网络的连接、社会化的形成,甚至儿童的生长也依赖于充足的睡眠,所以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儿童脑的发育与成熟、身体的发育与成长,特别是对智力、个性形成都有重要关系。
2、有说法表示儿童睡眠的长短会对儿童带来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中说当代青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您怎么看?睡眠不足会有什么影响?
儿童睡眠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有的学生晚上做作业到很晚时间,早上又普遍起得早,大大减少了睡眠时间;其次现在娱乐内容多,儿童很晚还在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减少了睡眠时间;还有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没有多少时间督促孩子按时睡眠;父母夜生活多或经常天熬夜,难免不影响孩子的睡眠。
由于前面已经谈到,睡眠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和大脑的生长发育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睡眠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生长和发育;孩子睡眠少就要可能精力不充足,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本人曾研究发现高考成绩与睡眠时间呈正相关,睡眠不足影响考试成绩已是明确的; 国外有人作睡眠剥夺试验,即当一个人刚入睡就把他叫醒或长时间不让其睡眠,时间久了他的性格脾气就会变坏,变得脾气暴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发现睡眠不足的孩子大多脾气暴躁, 学习成绩会受影响,与同学关系也往往不好,甚至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影响情绪,更加不好的是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其生物节律,导致身体生物功能紊乱,并且短时间难以恢复,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睡眠颠倒、情绪障碍、生理功能障碍等。
所以建议全社会高度重视孩子睡眠问题,要确实减轻学习负担,家长也要高度重视孩子睡眠问题,父母首先不要睡眠颠倒,父母没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尽可能不要影响孩子,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作息习惯。
3、不同个体对睡眠时间的需求很不一样,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睡眠时间需求是否也有差别?多大的差异性是可接受的?
每一个人睡眠时间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睡眠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婴儿来说需要睡眠的时间是他一生中最长的,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到了老年阶段睡眠时间的需要减到最少。总体来说多数人24小时中睡眠6-8个小时最普遍,少数只要4-5个小时也许够了,还有少数人需要9-10个小时。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他需要的睡眠时间,他就会出现睡眠补尝,即次日睡眠时间延长。如果长期睡眠减少,就会出现睡眠不足综合征,如精神不振、打哈欠、脾气暴躁、记忆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工作易出差错或易导致工伤事故,包括交通事故。一旦有睡眠不足综合征时应该好好休息一阵子。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可出现睡眠过多或睡眠不足,抑郁、精神疾病、某些躯体疾病可睡眠增多;兴奋、躁狂、某些躯体疾病可引起睡眠减少;还有就是睡眠颠倒,晚上不睡而是白天睡,这也是不好的,会打乱人体生物节律,干扰生理心理健康,需要避免。
4、孩子长大后需要与父母分床睡,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有没有什么对培养孩子分床睡的建议?
应该与父母分床睡,一是为了避免相互不利影响,曾见到初做母亲的因不会照顾婴儿而压死婴儿的,有的父母怕影响孩子或老是担心小孩有什么问题而紧张,出现睡眠障碍等;其次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分床应该在婴儿阶段,即出生后就分床而不是大了才分床,大了才分床有的孩子就已经不习惯分了,所以尽量早分。
5、我们了解到有一些睡眠障碍易发生在儿童期,例如夜惊、梦行症等。在您的工作中,一般会遇到什么样的儿童睡眠问题?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典型问题的原因、表现、治疗方法等?除了常见的睡眠问题外,有什么问题是比较棘手的,或是少见的,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根据我个人的临床体会儿童睡眠障碍最多见的有夜惊、睡行症、梦呓。
典型的病,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是睡行症,老百姓叫梦游,该病的特点是儿童在睡眠中起来,多数是起来后在室内走动,然后,自已回床继续睡觉。少数儿童走出室外,甚至做出非常危险的事,如,曾有一位9岁儿童在睡眠中爬上了屋顶,坐在屋顶上,家人发现后5-6个大人费了好大劲才把他弄下来。有的孩子可做些复杂的事,如挑水、劈柴等,有的可以把牛放出来,骑在牛背上走出去等等。儿童这类疾病原因不明,推测可能有大脑发育不成熟、不良情绪刺激等。可以做脑电图或多导睡眠监测,头部核磁共振,血液生化检测,或者遗传代谢检测等。以查找潜在的病因。这类睡眠障碍,包括夜惊、梦呓、睡行症,常用苯巴比妥等效果良好。必要时配合心理治疗,同时要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对于睡行症,最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睡,要有大人陪睡,并把房门锁好,轻意不能开门出去。
儿童中虽不多见但比较棘手的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其表现有:很易入睡,但入睡后打呼噜并且鼾声很大,呼吸暂停,即表现为不呼气不吸气,呼吸暂停时间可达半分钟,张嘴呼吸,所以醒后口干,因呼吸道阻力大呼吸很费力,因呼吸暂停出现缺氧,次日醒来出现头昏、记忆差、白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病如持续时间久了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应尽早治疗。病因多为呼吸道慢性炎症,如腺样体、扁桃体肿大,慢性鼻炎,舌体肥大,如唐氏综合征,下颌发育不良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多运动,控制体重,控制饮食、避免感染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6、我国许多青少年儿童都有午睡的习惯,但很多国家学生的作息时间则没有午觉时间,还有人说只有中国人才睡午觉。您对青少年午睡的看法是?它有作用吗,会与夜间睡眠造成冲突吗?白天睡眠和夜间睡眠有什么区别?
从医学和健康角度来说,午休是对睡眠不足的有利补充,也是经过半天活动后的休息。国外曾做过研究发现午休可降低工伤事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这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不论是青少年儿童还是成人都是有益的。但是午休时间不主张过长,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多数人1小时的午休已足够,有的睡半小时即可,有的只要平趟几十分钟或十几分钟也会有利于补充体力。午休时间不长不会影响晚间睡眠,但如果睡眠时间长了,如超过2小时就有可能会影响夜间睡眠。午休是小睡眠,不是完整的睡眠,是睡眠的补充,不能代替夜间睡眠(除倒夜班外),正常的夜间睡眠有5-6个睡眠周期,即要做5-6次梦,要经过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有一定比例的深睡眠,而午休不一定有深睡眠,不一定达到一个睡眠周期。
7、有些孩子老是做梦感到自己在飞,有人说这是因为孩子在长高,还有一些流传的说法是“晒太阳有利于好好睡觉”等等,这些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还有什么与儿童睡眠有关的流传甚广的民间说法与科学相悖(或有道理)?
青少年是比较多地做在飞的梦,老年人可能很少,至于是否与长身体有关则没有明确的研究依据。晒大阳后有利睡眠则是有科学依据的,并且根据此原理提出了用光照治疗睡眠的,本人曾在某医院开展过光照治疗睡眠障碍和抑郁。本人有2项这样的专利。其原理是较强的光通过眼睛,形成光脉冲信号到达脑子里的视上核神经核团,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当停止光照后引起反射性黑素分泌增加,褪黑素是一种生物激素可诱导睡眠,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所以才有光照治疗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的疗法。光照治疗还可纠正睡眠节律紊乱者,特别适合失眠又伴有抑郁,夜班倒班、时差引起的睡眠紊乱,及白天昏昏欲睡而晚上又不能入睡者。
民间有一种称为“鬼”压身的说法,即在入睡前或将要醒时,人似乎清醒,但身体又不能动,感觉有人压着,想动又动不了,想叫又叫不出声音来的现象。老百姓就认为是“鬼”压身了,感到非常害怕,就去信迷信,驱鬼等。这种情况专业上称为入睡前幻觉或睡眠幻觉及睡眠瘫痪。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见于各种年龄阶段。这是因为在睡眠时相移行过程中大脑皮质兴奋所致。睡眠瘫痪是我们觉醒已有所恢复但未完全,而肢体活动恢复落后于觉醒所致。这种状态产生时只要通过很短暂时间觉醒完全恢复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睡行症则相反,人的肢体活动于觉醒前恢复,可以产生一系列活动,而人的觉醒还没恢复,如是发生在睡眠中做出一系列活动,这时的觉醒不一定马上恢复,所以孩子在整个发病过程都可以不醒来,事后继续回来睡眠,次日不能回忆,这时往往是深睡眠阶段。正常情况下在睡眠阶段,特别是在深睡眠阶段,人体的肌肉活动是抑制的,肌肉是放松的,睡行症则是睡眠中肌肉活动脱抑制,即本来不会有肢体活动的产生了活动。还有一种叫做REM期睡眠行为障碍,即在快眼动相(此期正是做梦的阶段)在做恶梦时并出现相应的打斗动作,如踢人、打或卡同床睡的人脖子或踢墙或用拳头打墙等,可致自已或同床睡的人重伤。这种情况也是在睡眠中肌肉脱抑制产生肢体活动所致,这种病症往往是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的先兆。
8、您对儿童良好睡眠有什么建议,比如在睡眠用具、睡眠环境等方面的做法?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床垫的挑选有没有什么讲究呢?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进行良好睡眠?
对于儿童的睡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按时上床,按时起床;特别不要打乱睡眠节律,不要熬夜,不要赖床;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如看恐怖片子或视频,讲恐吓故事等;睡前不要批评指责孩子,不要讲对孩子产生心理负担或压力的话等;做适当的睡前准备,如尽可能把要做的事做好,不要留下尾巴,免得让孩子担心或想着,可告诉孩子有的事情可待明天做。
关于睡具和环境,不主张要求过多,因为睡眠环境和睡具都是可以适应的,要求太严,孩子长大后仍要保持某种条件才能睡眠,可以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这是不利于成长的。甚至在较吵的环境中都保持睡眠,如喧闹的城市、车站等处,那么长大后什么环境都能睡眠不是好事吗?对于孩子在成长期不要睡太软的床垫和太高的枕头,避免空气污染环境,保持通风,适当的阳光照射。显然环境过分吵闹也是不好的。不要企图给孩子非常安静的地方睡眠并不妥,过分安静反而可能睡眠不好,有适当的环境刺激是必要的。
帮助孩子进行良好睡眠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除前述所讲外,对于睡眠不太好的孩子可在睡前喝杯新鲜的热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它是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如有明显的睡眠障碍可以服中成药,如脑乐静等。
还想说一点就是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在黑暗中睡眠时分泌褪黑素和生长素,如果晚间一直亮灯或开灯,特别是长时间开灯就可打断这些激素的分泌,不利于婴幼儿发育,要尽可能避免。儿童睡前应该开灯,入睡后宜关灯。
采访说明:
我们将根据实际采访情况来安排采访问题,您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答。我们也衷心欢迎您可以补充一些其他希望读者了解的内容,以丰富扩大我们的视野。
非常感谢!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 杨理荣
本文是杨理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