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从饮食上预防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是指人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脑梗死属于急症,也是一个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
脑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吸烟、肥胖、饮食不当、糖尿病、过量饮酒、和高脂血症等。除了用药物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还应通过饮食进行更好的调控。通过饮食干预,能够降低血压,升高 HDL-C,降低甘油三酯、LDL-C和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总体重。研究发现,在希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等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中,他们的脑梗死发生率比其他国家的要低,这和他们的饮食结构有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地中海饮食。
所以,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及家属普及健康生活饮食方式对预防脑梗死和预防再发都非常重要。怎么通过饮食调控来预防脑梗死呢?本文将为大家解答疑惑!
存在发病危险因素或病史的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谷类、鱼类和豆类,保持能量供需平衡,戒烟、限酒。
具体如下:
1、限制摄入过多的脂肪
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忌食肥肉、动物内脏。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应当食用那些植物来源的单不饱和脂肪(包括橄榄油和大豆油)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于鱼类),因为它们对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有益。
2、低盐饮食
合并高血压病的病人,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 ,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从增加食欲考虑,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除有调味作用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3、限酒
平时不喝酒的,不要为了防病去喝酒;平时有喝酒习惯的,要少喝。男人每天喝酒的酒精含量不要超过20-30g,如果是高度白酒的话,大约50ml左右,女人要减一半,孕妇更应忌酒。
4、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少吃熏制肉、动物内脏、肉罐头、蛋黄等。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如黑豆、红豆、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5、控制糖类食品摄入量
虽然控制了脂肪的摄入,但不能忽视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当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含糖类的甜食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滞度。
6、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7、多食用粗粮
粗粮被誉为“血管清道夫”,平时可以多吃粗粮(如小米、玉米、全麦、荞麦面、玉米面等)。粗粮含较多纤维素,增加纤维摄入量可降低总胆固醇和 LDL 胆固醇以及舒张压。
8、多吃蔬菜瓜果
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像洋葱大蒜等食物,其中含有的类黄酮类物质,,在降血压、预防血栓形成、保护大脑与心脏等主要生命器官中有重要作用。此外,它所含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含硫氨基酸,除可以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以上简单来说,就是强调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食品,低脂乳制品,家禽,鱼类,豆类,橄榄油和坚果,并限制糖和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的摄入,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血管损伤,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本文是陈小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