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眼轴的知识
眼轴是指眼球从角膜到视网膜的长度,相当于人的身高是从地面到头顶的高度。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中眼轴是一个重要指标,是因为眼轴的长度与近视密切相关,而控制眼轴延长是预防、控制近视发展的重要治疗方法。

眼轴出生时大约16mm至成人大约24mm,变化最大的时间是3岁以内,之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和角膜曲率变平、晶状体屈光力降低一起维持眼球正视化进程。对于屈光发育未稳定的儿童,屈光度和眼轴是独立的指标,同样的屈光度数,可以对应不同的眼轴,这取决于个体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和眼轴的组合情况。同一个体的眼轴增长速度,就可以作为判断屈光发育是否正常的指标之一,如:黄种人在7-12岁之间每年正常的眼轴增长约为0.15~0.2mm/年,而近视儿童则大于0.3mm/年。
眼轴测量的准确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孩子的配合度等等,甚至眼轴长度会发生昼夜波动,中午的眼轴最长,夜间最短。而且这个变化幅度可达到15~40微米(0.015~0.04mm)。主要是因为脉络膜厚度在一天中有很显著的生物节律变化引起的。所以眼轴的随访检查最好在同一时间段进行。
与近视有关的眼轴增长,最快的时间并不是发生近视时,而是近视发生前1~2年和近视发生后的1年,但度数不一定增加很快,晶状体屈光力下降可代偿眼轴增长带来的近视增长,一旦没有了晶状体屈光力的代偿,眼轴的增长会直接带来近视的增长。
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来说,每1mm的眼轴增长,所带来的近视是不同的,目前的研究认为,对于8岁的儿童每1mm的眼轴增长,带来150度的近视增长;而对于14岁的儿童,每1mm的眼轴增长,会带来250度的近视增长。

所以防控近视必须要关注眼轴。
本文是华文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