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腺肌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子宫腺肌症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它主要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伴随子宫增大。侵入肌层的子宫内膜由于随月经周期的改变,其周期性的增生和坏死不能正常脱落至子宫腔,进而产生疼痛。多发生在30-50岁的经产妇、有流产病史或手术病史的人群,部分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主要为痛经,多是经期剧烈疼痛。也可合并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下腹包块、巨大子宫压迫肠管和膀胱导致尿频、排尿困难以及便秘等,部分女性还有腹痛、腰痛症状。
子宫腺肌症可以通过妇科超声,或者盆腔磁共振明确诊断。
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通过药物抑制人体的雌激素水平,来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并联合各种止痛药物减轻痛经的症状,这些药物作用于全身,对卵巢等均有影响,部分患者还会有男性化的表现;除此之外,严重的子宫腺肌症不得不切除子宫。
目前的医学发展已经产生了多种靶向的治疗方式用于保留子宫,如经子宫动脉的栓塞治疗、经皮穿刺的射频或微波治疗等。
栓塞治疗是目前唯一微创、无需全麻、无手术刀口、保留子宫的治疗方式,已经得到了国际的广泛应用。它是在人体血管内送入一根导管,将导管送至子宫腺肌症的供血动脉处,之后注入栓塞材料阻断子宫的血液。使子宫肌层中的增生内膜失去血液支撑,进而萎缩坏死,使其不能在以后的月经周期中产生增生的反应,进而控制症状。
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其有效率因人而异。对于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其有效率约50-60%;对于不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其有效率约80-90%。
子宫动脉栓塞后,会有轻度的发热,部分患者会合并疼痛,持续1-2周逐渐缓解。

本文是韩向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