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泌乳素瘤的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什么人需要治疗
对于垂体微腺瘤(直径小于1cm),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降低血清泌乳素,从而恢复正常的性功能及月经周期(女性患者),而对于垂体大腺瘤(直径大于1cm),治疗目标除了恢复正常的血清泌乳素,同时还要使肿瘤缩小。所有的垂体大腺瘤和大部分的垂体微腺瘤都需要治疗,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轻度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可以观察,还有部分围绝经期的女性可如以耐受泌乳亦可以观察,但仍然需要定期复查泌乳素,以及时发现肿瘤增大。
药物的选择
泌乳素瘤的首选药物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最常用的为卡麦角林和溴隐亭,虽然临床研究表明卡麦角林有更高的有效率和耐受性,但因为溴隐亭在临床应用的时间更长,关于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比较满意,而且价格也比卡麦角林便宜,因此溴隐亭相对更常用一些,尤其国内并没有批准卡麦角林的使用。
药物的用法
溴隐亭的初始计量一般为每日四分之一片(0.625mg)或半片(1.25mg),然后每周增加二分之一片,直至达到每日两片或三片的剂量,药物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解决的方法就是逐渐的增加剂量,以及餐后服药。
垂体微腺瘤的药物治疗
由于大部分(90-95%)的垂体微腺瘤不会发展为垂体大腺瘤,因此对于垂体微腺瘤,药物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恢复内分泌功能的正常,对部分患者即使泌乳素无法降到正常范围,但如果患者性激素轴恢复正常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垂体微腺瘤患者,不是必须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
垂体大腺瘤的药物治疗
对于大腺瘤,药物治疗除了降低血清泌乳素,也要争取缩小肿瘤,肿瘤缩小可以发生在药物治疗最初的几周内,或几个月才出现,一般可以在药物治疗两三个月后复查垂体MR以观察肿瘤是否有缩小,之后复查垂体核磁的间隔可以拉到更长的时间。有些研究表明,随着肿瘤的缩小,患者垂体前叶功能可以明显改善,超过90%的育龄期妇女可以恢复正常排卵周期。药物治疗对于视力视野的恢复也可以达到与手术相似的效果,因此,视力视野障碍不再做为外科手术的绝对适应症。
对于大腺瘤,药物治疗也遵循初始小剂量,逐渐加量的治疗策略。当肿瘤缩小后,药物可以缓慢减量,但仍需要定期复查血清泌乳素,以确定其仍在正常范围。当维持血清泌乳素正常至少两年,且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时,可以考虑逐渐降低溴隐亭的用量,但一定严密监测,以防肿瘤再增长以及高泌乳素血症的复发。
随访
不管是微腺瘤还是大腺瘤,短期主要监测泌乳素,对于有视野缺损的患者,应严密监测视力视野和垂体MR。如果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可能存在对多巴胺激动剂的耐药,后续的治疗策略包括增大至最大药物耐受剂量、更换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考虑手术或放疗。
本文是姚玉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