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罗天戈 三甲
罗天戈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瓣膜与房颤外科中心

医生,我做完心脏瓣膜手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还能…?

4298人已读

“医生,我做完心脏瓣膜手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还能…?”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我这十几年来最长听到患者和家属在术前问到的问题之一,如果有常见问题排行榜,这个问题绝对名列前茅。


我们都知道,心脏外科没有小手术,作为人体不可代替的重要器官,心脏瓣膜手术因为需要经历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等过程,所以手术本身不可避免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担心:除了手术本身的风险外,瓣膜手术后是不是身体机能也会显著下降。


其实,心脏瓣膜手术后到底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当然是心脏手术本身要满意,治疗过程顺利,畸形矫治满意。这是恢复好的前提。

第二个就取决于患者术前本身的心脏功能状态及储备了。

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三个问题:


1.正常人的心脏功能是有比较多的储备的。

好比一个发动机,平时并不是在100%的工作,可能有一半都在休息。但当人体陷于危机时这些潜能就被调动起来暂时度过难关,我们叫“代偿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尤其是瓣膜病的患者其实心脏病变已经很重了,但是症状并不明显,常常延误了治疗。

不过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储备会逐渐的衰竭,心脏功能下降,心脏发生实质性的结构损害和形变,症状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我们叫“失代偿期”,也是住院患者最多见的状态。


2.心脏手术本身对心脏功能和人体都是有损害的。

虽然现在的心脏外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附带损伤。比如一个正常人在经过体外循环后心脏功能会下降10-20%,不过绝大多数是一过性的,在术后的第2-3天就会恢复正常。


3.手术的目的是什么?

是阻止疾病对心脏的损害进一步的加重,而已经产生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完全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的。对瓣膜手术来说,好比一个房子手术修的是门和窗,但如果你的房子之前就已经是危房了,再好的装修也改变不了这个问题。


那为什么我们看到还是有很多病人术后恢复的很好,几乎和正常人一样呢?那就是因为手术比较及时,疾病对心脏还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损害或损害较小,心脏功能还有较多的储备,术后就可以调动这些储备来使整体的心脏功能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应对手术本身风险的能力也会显著提高。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我做完心脏瓣膜手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还能…?”在手术满意的前提下,恢复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患者术前的心功能状态,如果受影响小且储备充足,那么跑步、爬山、游泳都没有问题。反之,如果术前储备就已经几乎耗竭,那么不光术后很难获得一个满意的效果,住院手术本身都会面临很高的风险。


罗天戈
罗天戈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瓣膜与房颤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