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俊义
副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微创治疗
810人已读
房间隔缺损最适合介入封堵包括:1通常年龄≥ 3岁。2 继发孔型ASD直径≥ 5 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 36 mm的左向右分流ASD。3 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 5 mm;至房室瓣≥ 7 mm。 4 房问隔的直径大于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5 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畸形。

不适合介入包括 1 原发孔型ASD及静脉窦型ASD。2 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患。3 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4 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5 伴有与ASD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6 近1个月内患感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未能控制者。7 患有出血性疾病,未治愈的胃、十二指肠溃疡。 8 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部分或全部肺静脉异位引流,左心房内隔膜,左心房或左心室发育不良。
术前准备 常规签写书面同意书,与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交待介入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 常规化验、检查。手术时间约10-30分钟。
术后处理 1 术后局部压迫沙袋4~6 h,卧床20 h;静脉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2 术后肝素抗凝,给予
低分子肝素每次100 u/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3 阿司匹林小儿和成人都可按3~5 mg·kg ·d 剂量服用,共6个月;成人封堵器直径≥ 30mm者可酌情加服氯吡格雷75 mg/d,有心房颤动者应该长期服用华法林。
本文是万俊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