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的骨转移
短短一个月间,笔者接触到了3例甲状腺骨转移的病人。本来比较罕见的情形短时间内集中出现,不由得让人警觉。甲状腺癌骨转移属于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的一种。一般来讲,最长常见的转移位置是肺,而仅次于肺的便是骨转移。不同于肺转移,甲状腺癌的骨转移表现更为隐匿。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全身骨扫描或者骨相关的放射性检测(CT或核磁)不是临床中常规做的检查,而肺CT检查则普遍的多,所以相对而言,骨转移灶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而得以发现是极其困难的。第二个原因,早期骨转移病灶是很难发现的。甲状腺癌骨转移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但是早期的很小的溶骨性病灶基本不大可能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来发现。拿近期几个骨转移的病例来说,3个病人的转移灶都是由于出现严重骨痛、或者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疼痛、瘫痪等)后才去骨科检查发现的。所以,发病隐匿且难于早期诊断是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一个重要特点。
笔者近期回顾了最新及既往的关于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报道,其发病率占罹患甲状腺癌所有病人的2-13%不等。导致骨转移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中,最为常见的是滤泡性甲状腺癌,其次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还包括髓样癌,许特尔肿瘤,未分化癌等。占较大比例的,是我们平时认为预后较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既滤泡癌和乳头状癌。滤泡癌占所有甲状腺癌中的2-5%左右。而乳头状癌则是基数最大的群体了。到底哪些甲状腺癌或者哪些甲状腺癌病人出现骨转移的风险比较高?这个问题还不得而知。但是相对比较确定的是,出现转移的多不是常规类型的甲状腺癌。拿甲状腺乳头状癌而言,往往是高风险病理类型(如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等)更易出现远处转移。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往往会表现为联合基因突变。
如前所述,临床上碰到的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人绝大多数已经出现了骨相关症状,比如严重的骨痛,肢体活动受限甚至瘫痪等。此时病人的生活质量将收到严重影响。在治疗上,对于单发的骨转移病灶,能争取手术切除病灶的尽量选择手术。而对于多发骨转移病灶。或者手术风险极高很难开展手术的,要尽快开始碘-131治疗。碘-131在处理骨转移病灶上还是效果显著的。反应好的病人可迅速缓解骨痛、缩小病灶。碘-131治疗的局限是该方法属于放疗,有骨髓抑制等全身影响,所以治疗剂量上存在一个极限。此外,不少骨转移病灶在开始吸碘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碘耐受情况,此时碘-131便效果有限了。除了碘-131治疗,目前国内外指南还推荐靶向药物的治疗,如仑伐替尼等。该治疗方法同样效果显著,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就是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常常导致病人无法耐受治疗。
本文是向大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