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彬
林彬 主治医师
鄞州第二医院 眼科

说说“干眼症”的那些事儿

1722人已读

1621259689543535.png

在中国,干眼症患者已逼近3亿人。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统计,亚洲干眼症发病率居全球前列,其中中国发病率约为21%-30%。以此推算,国内干眼症患者数量约为2.9亿人至4.2亿人,平均每5人就有1-2名患者。

1621259838810180.png

干眼症高发人群原为中老年人士,如今渐呈年轻化乃至向幼龄群体扩散趋势。由于过度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城市白领、儿童发病率攀升。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居家隔离、上网课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延长,因干眼症就医的患者数量随之增多。

1、病因研究

最近研究认为,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是干眼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病因可分为以下四类:

1.水液层泪腺泪液分泌不足

是最常见的干眼角度原因;先天性无泪腺、老年性泪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泪腺发炎、外伤、感染、自律神经失调,长期点某些眼药水或服用某些药物都会造成泪液分泌不足;长期戴隐形眼镜者。

2.油脂层分泌不足

由于眼睑疾病造成睑板腺功能不良。

3.粘蛋白层分泌不足

缺乏维生素A1者、慢性结膜炎、化学性灼伤等。

4.泪液过度蒸发、泪膜分布不均匀

眼睑疾病造成眼睑闭合不良、眨眼次数减少、长时间停留在冷气房或户外强风燥热的环境中。

2、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充血、痛、视物模糊易疲劳、黏丝状分泌物等。

1621259908144254.png


3、检查

1.泪液分泌试验

正常值为10~15mm,大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

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5.虎红染色

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膜、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6.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7.泪液渗透压

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6mOsm/L,可诊断干眼症。

8.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

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尤其LTD(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像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4、治疗

干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若是因为眼睑暴露导致的泪液过度蒸发型干眼,应根据病情把握眼睑重建的手术时机进行眼睑的重建。

1.局部治疗

1)消除诱因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少接触空调及烟尘环境等干眼诱因;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应注意清洁 眼睑、应用抗生素等。

2)泪液成分的替代治疗应用自体血清或人工泪液,推荐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比如玻璃酸钠滴眼 液(海露)等

1621260006995753.png

3)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可配带湿房镜、硅胶眼罩、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

4)其他避免服用可减少泪液分泌的药物,如降血压药、抗抑郁药、阿托品类似物等;有免疫因素参与的 类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短期局部使用激素;手术治疗等。

2.全身治疗

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继发感染。食用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口服鱼肝油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为了减少痛苦可频繁滴入生理盐水、人工泪液或抗生素眼膏;或用电烙封闭小泪点,以减少泪液的流出。对于眼睑闭合不全所致的眼球干燥,可行眼睑成形术。

1621260370826318.png1621260179546878.png








林彬
林彬 主治医师
鄞州第二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