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彬
主治医师
鄞州第二医院
眼科
谁在“偷走”糖尿病患者的视力
473人已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成年人中可预防性失明的最常见原因。在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34.6%,其中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6.96%,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病率为6.81%。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明显临床表现,患者多错过早期诊治,一旦发现到晚期,视力会严重受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即使反复行玻璃体-视网膜网膜手术,视力预后也很差,且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及家庭带来身心及经济的双重痛苦。而尽早发现,及时干预,跟踪病变进展,对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视力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就是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然而,据调查,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动筛查率还不足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查手段是:通过眼底照相机给眼底拍几张照片,检查视网膜、视神经和黄斑区的状态,有无微动脉瘤、视网膜内出血、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内微血管的异常、视网膜的增厚或硬性渗出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说明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强烈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每年都要做眼底筛查,糖尿病患者准备妊娠前或第一次产检,妊娠后3个月及产后1年,要做眼底检查。花几分钟时间给眼底拍几张照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遵医嘱安排下一次的筛查时间。
本文是林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