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反复流稀薄脓水,应警惕结核性肛瘘
小洪是某医学院校大三的学生,过去1年来反复肛旁肿痛流脓,辗转于我省各医院,诊断为“肛瘘”,多方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在朋友的介绍下,小洪到市中医院肛肠一科就诊。接诊的张志谦副主任医师给小洪做了仔细的肛门检查。检查发现小洪的肛周1点钟方向有一大小约1.2×1.5cm2破溃口,破溃口周围组织颜色晦暗,附着少许稀薄脓液。张主任还发现,身高约1.75米的小洪极为消瘦,体重估计也就100斤左右。在张主任的追问下,小洪表示最近一年多确实有反复咳嗽的症状。张主任立即给小洪安排了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瘘管内存在大量晦暗色高突肉芽组织,张主任严重怀疑小洪所患疾病为“结核性肛瘘”。建议小洪做肺结核相关的检查,各种检查确认了小洪患有“活动期肺结核”,局部肉芽组织病理检查也证实了张主任的诊断。在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结合抗结核治疗后,小洪的伤口目前已完全愈合,咳嗽、消瘦等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肛瘘
张志谦博士介绍,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死亡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医学称肺结核为“肺痨”。近20余年来,全球结核病流行状况有所抬头。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1040万。结核病在我国也是重大传染疾病之一,2003年我国结核病发病率高达113/10万。
结核性肛瘘发病相对较为少见,多继发于肺结核,原发性较少见。分析其发病原因可能是开放性肺结核含菌痰液吞咽后,结核菌随食物残渣达肛窦部,并停滞存留而引起肛腺感染所致,当然并不排除经血液直接播散所致。因部分肺结核合并肛瘘的病人尤其是年青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往往表现不明显,而肛瘘的症状体征相对突出,如果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认识和警惕性不够到位,往往容易误诊漏诊。结核性肛瘘与一般肛瘘相比较有以下区别:(1)起病缓慢, 肛瘘前期阶段或急性发作期局部红肿疼痛不明显;(2)瘘口分泌物稀薄如米泔水,很少有浓稠分泌物;(3)肛瘘走行区波及范围广,边界不清;(4)内口或外口合并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并隆起高突;(5)大部分结核性肛瘘继发于肺结核,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等表现。基于以上特点可作初步诊断, 但要确诊需作病理检查和X线检查等。
张主任提醒广大患者,结核性肛瘘的治疗,除了按肛瘘治疗原则手术外,同时还需要进行正规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否则伤口难于愈合或者愈合后容易复发。
本文是张志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