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了解鼻外伤吗?
鼻外伤是指由于外力因素导致的鼻部软组织、骨与软骨的损伤。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塞,可导致感染、鼻中隔穿孔、鼻骨骨折的并发症。目前主要是药物、手术等对症治疗,预后尚可。

病因
鼻外伤的主要病因为创伤,包括拳击损伤、运动损伤、人身意外伤害和道路交通事故等。因儿童多动易发生意外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故儿童为本病的好发人群。鼻外伤一般没有其他诱因。
创伤
鼻子位于面部突出的位置,易受外伤。当遭受拳击损伤、运动损伤、人身意外伤害和道路交通事故时,鼻骨骨折、鼻窦和颌面部的复杂外伤时有发生。鼻骨位于中线两侧,从脸的中部突出,它很容易受到创伤和骨折。上半部分较厚,下半部分较薄,鼻中隔和鼻腔支撑较弱。因此,大多数鼻骨骨折累及鼻骨下段并向下塌陷。鼻窦损伤主要由直接暴力引起。

症状
鼻外伤的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塞,当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鼻孔持续性流清亮的液体需考虑脑脊液鼻漏。感染、鼻中隔穿孔、鼻骨骨折是鼻外伤常见的并发症。
典型症状
局部疼痛
鼻部经过暴力创伤后即可出现局部疼痛,为酸痛感,可有压痛。
肿胀
可见鼻部及周围软组织肿胀,伤后12~48h可出现皮下青紫。撕裂伤者,局部有创口、出血;皮下气肿者,触诊可有捻发音。
鼻出血
当鼻黏膜破裂或鼻中隔损害时可出现鼻部出血,损伤较小者鼻出血可自凝,损伤较大者表现为不能停止的鼻出血

鼻塞
因鼻黏膜肿胀出现鼻塞症状,患者出现呼吸不畅。
其他症状
当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鼻孔持续性流清亮的液体需考虑脑脊液鼻漏,可发生在头部受伤或鼻部及耳部手术后。脑脊液鼻漏患者可能发生严重感染,例如脑膜炎,这会累及神经系统并危及患者生命。

治疗
鼻外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清创、止血、缝合治疗,联合药物治疗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多数患者的治疗周期为2~4周。
一般治疗
凡是鼻背部有明显的开放性伤口的外伤,建议患者在6~8小时内进行局部清创、止血、缝合治疗,缝合后要进行破伤风、激素用药,以免引起破伤风感染。
药物治疗
青霉素
适于有鼻出血、开放性创伤、脑脊液鼻漏者,进行预防性抗炎治疗。该药属于广谱抗生素,对多数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适于合并感染者,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每次用药前均需试敏,避免出现过敏的不良反应。
头孢克肟
适于有鼻出血、开放性创伤、脑脊液鼻漏者,进行预防性抗炎治疗。该药属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应范围广,对细菌有很好的杀伤作用。不良反应不常发生,即使发生,也较温和且短暂。
破伤风抗毒素
适用于鼻外伤的开放创伤者,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皮下注射(先皮试),以预防破伤风。
伪麻黄碱
该药属于非处方抗出血药物,可以收缩鼻部黏膜血管,有效缓解鼻塞症状。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 赵鲁予
每周出诊时间为:二、四、五、六全天
本文是赵鲁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