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前须知
发表者:陈东 人已读
近期收治一女性病人,肝豆状核变性16年,三系减少2年,曾经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当时腹水较多。入院体查脾三度肿大,TB 50 mmol/L,ALB 32g/L,本拟行脾切除,断流术。复查黄疸上升至90 mmol/L,间胆为主,考虑存在溶血,也可能与青霉胺等驱铜药物停药一周有关。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亢,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低。我对此发生了兴趣,查阅了一些文献以及了解此病外科临床上的一些关注点。列举如下:
4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中华肝脏病,2006年
又称,Wilson病,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胆道哌酮障碍,铜在体内蓄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不可逆损害。
1,发病平均年龄较小,可能有家族史;
2,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和24h尿铜测定,肝脏超声,头颅CT或MRI可见(不是肝豆状核变性特有表现):豆状核病灶,脑萎缩,尾状核缩小;
3,分为:肝型,神经型,肝神经型。肝脏:肝功能异常或肝硬化表现,如食欲下降,恶心,黄疸,浮肿,腹水,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如双上肢抖动,言语不清,语言减少,表情淡漠,行动笨拙,其他如牙龈出血等;
4,应用青霉胺(体内结合铜,从尿中排出)和硫酸锌(阻止肠道对铜吸收和促进排铜,毒性低,副作用少,起效慢,常用于症状前患者或慢性患者的维持治疗)驱铜治疗,二巯基丙磺酸钠也可驱铜治疗,驱铜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青霉胺发生率为5-10%,为继续驱铜治疗可选择切脾);
5,K-F环是HLD的重要体征,由于铜沉积在角膜后弹力层所致,呈绿褐色或金褐色,可出现在所有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但患者以肝损害为主无神经系统损害时检出率为50-60%;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年,李晓曦
6,治疗开始越早越好,必须终身治疗,治疗后尿铜和血清游离铜浓度逐渐减少是临床预后良好的指标,治疗后出现暴发性肝炎、无缓解的渐进性肝硬化和肝功能不全、肝功能失代偿、反复发作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考虑行原位肝移植;
7,断流及脾切除术仅为驱铜治疗的辅助措施,创伤本身可加重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患者因切除体表脂肪瘤后,出现严重的震颤和舞蹈样动作;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若干问题,梁秀龄,2005年
8,铜蓝蛋白明显降低是诊断WD的金标准,<80 mg/L有诊断价值
外科辅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231例临床分析
9,争议:1)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性与合理性,会否加重神经系统恶化;2)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探讨,黄帆,2000,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0,脾切除前的围术期处理:1)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强力驱铜治疗,口服大剂量的青霉胺和锌剂,2)积极改善病人全身情况;3)由于血小板减少,术前可提高血小板和纠正出血,有报道术前3d每天输血小板8u,新鲜冰冻血浆200-400ml,冷沉淀,4)手术前后避免肝毒性药物。
11,肝豆状核变性可合并溶血,机制:大量铜从肝细胞快速释放,并通过它的氧化作用改变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引起急性溶血。
本文是陈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