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嘶哑,要及早就医!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我们身边总会时不时就有朋友出现声音嘶哑。那么有人就说,声音嘶哑不会出现咽痛,不会影响呼吸和进食,还需要去看医生吗?答案是,需要的,并且要及早去!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有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声音嘶哑呢?
第一种是急性喉炎,急性喉炎是指喉黏膜及声带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通常在1个月以内,为呼吸道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1%~2%。急性喉炎一般是指发生于成人的急性喉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及急性咽炎。
第二大类各种声带良性病变,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乳头状瘤、声带黏膜下囊肿、黏膜下血肿、接触性溃疡及肉芽肿、任克层水肿、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喉淀粉样变等。
第三大类喉癌前病变,它是指一组较正常喉黏膜更易发生癌变(但非必然)的疾病,包括喉白斑病、喉厚皮病、成人喉乳头状瘤、慢性喉炎伴黏膜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喉角化症等。
第四大类喉白斑,他是指喉黏膜上的片状角化增生性病变,多见于声带。可能与吸烟、用声不当、慢性炎性刺激或维生素缺乏相关。主要病理学变化是喉黏膜上皮增生伴有不全角化,黏膜下组织有轻度增生。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喉镜下见声带表面或前边缘的前、中三分之一处有表面平整的白色斑片状隆起,范围局限,不易去除,声带运动良好。
第五大类成人喉乳头状瘤,它是来自喉上皮组织的肿瘤,由多层鳞状上皮及其下的结缔组织向表面作乳头状突出增长,较易恶变,表现为声音嘶哑,晚期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查体可见喉部新生物,其外表粗糙,呈淡红色。
第六大类慢性喉炎伴黏膜不典型增生,在组织学上的主要改变是上皮的增生和变性,这种增生和变性与喉厚皮病基本相同,仅在程度上有所区别。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及喉部不适感,查体可见喉黏膜广泛肥厚,呈慢性充血状,一般呈对称性,以杓间区黏膜较明显。声带明显肥厚,向中线靠拢时有缝隙,呈闭合不全状。室带常受累变肥厚而遮盖部分声带。杓会厌襞亦可较正常增厚。
第七大类喉部恶性肿瘤,喉部恶性肿瘤包括喉鳞状细胞癌、腺癌、基底细胞癌、低分化癌、淋巴瘤等,其中以喉鳞状细胞癌(喉癌)最为常见,约占90%。喉恶性肿瘤在发病初期也表现为声音嘶哑、喉部不适感,查体可见喉部新生物,还应行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喉癌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及声门下型;根据形态学观察,喉癌可分为溃疡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及混合型。喉癌的早期主要症状主要为声音嘶哑,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喉异物感、咳嗽、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查体可见喉部新生物,表面不光滑,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影响声带运动。通过喉部CT及核磁共振检查,确定喉癌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及转移情况。超声可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最终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第八大类声带运动障碍,正常状态下,喉部肌肉运动才使得声带运动和闭合,这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运动是由喉返神经支配的,声带可根据不同的喉生理需要而处于不同的位置。当出现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发生麻痹、喉肌病变、环杓关节炎或环杓关节脱位时,声带运动能力将不同程度受限,声带将同时发生变位和声带麻痹,表现为声音嘶哑。
第九大类喉结核,致病菌为结核杆菌,原发性的喉结核少见,多由开放性肺结核经下呼吸道播散而来。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逐渐加重,常伴有喉痛,吞咽时加重,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苍白,杓间区或一侧声带局限性充血,可出现呈虫蛀状的溃疡,边缘不整齐,底部有肉芽增生,会厌及杓会厌襞表现为肿胀和增厚,病变若累及环杓关节可导致声带固定。可通过痰液检查找抗酸杆菌、胸部X线正侧位片、结核菌素试验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在临床上,喉炎和声带息肉是非常常见的引起声嘶的疾病,除此,喉癌也是以声嘶为主的疾病。早起发现并治疗,可以有比较好的预后。因此,声音嘶哑不要忽视,要尽早就诊!
本文是于巧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