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2021年版)
原发性手汗症(PPH)是胸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年轻人。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甚至还会引发患者难以克服的心理疾患。近 20 年来,我国胸外科开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治疗手汗症效果良好。但 ETS 术后术后代偿性多汗(CH)发生率高达 90% 以上,除手掌外,全身多部位体表出现不明原因的过度出汗,严重者十分后悔手术,甚至因医患沟通不够,导致医患纠纷。如何防治 CH 是当今手汗症治疗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迫切需要胸外科医生努力研究解决。
定义及分类
PPH 是原发性多汗症(PH 或 EH)的局部表现之一,是指体表外分泌腺过度分泌的功能性疾病,主要由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过度亢奋所致。局部性多汗症(FH)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局部多汗症常由局部炎症或损伤影响植物神经系统所致。原发性局部多汗症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身体局部出汗过多。手汗症常伴有腋窝、足底等部位多汗,多汗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手掌多汗为主。除少数单纯手掌多汗外,常伴发 3 种类型:
(1)手掌+足底;(2)手掌+腋窝;(3)手掌+足底+腋窝,同时伴发面部多汗少见。手掌多汗发作原因不明,睡眠时不发作。每次发作多汗的时间,长短不一,程度不一。每日发作次数不等,发作时常伴掌温过低。重者可见汗珠流淌,发作与季节无关,在天热、激动、紧张等情况下可诱发或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产生躲避和焦虑的心态,甚至引发心理疾患。
临床诊断和分级
手汗症诊断标准

无明显诱因肉眼可见汗腺分泌亢进持续 6 个月以上,并符合以上条件的两项者即可确诊
手汗症诊断分级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般手术适应证
(1)15~50 岁是 ETS 的手术最佳年龄,14 岁以下儿童症状尚在变化中,应给予一个观察期。50 岁以上患者可能因为胸主动脉硬化、扩张、甚至扭曲覆盖左胸交感神经干,操作难度颇大,故应慎重考虑。
(2)单纯重度手汗症不伴其它部位(如腋下、足底)多汗者,这类患者手术效果最佳。
(3)有强烈手术愿望的中度手汗症患者。
(4)重度手汗伴多种组合,最常见的有 3 种:① 手掌+足底;② 手掌+足底+腋窝;③ 手掌+腋窝。还有 3 种也比较常见:④ 手掌+头面;⑤ 手掌+头面+足底;⑥ 手掌+头面+腋窝。凡与手掌相关的上述 6 种组合可以选择手术。凡与手掌无关的不推荐手术,如单纯的腋汗或者足汗。
相对手术禁忌证
(1)过度肥胖者的胸顶结构常被超常的脂肪组织覆盖,术中很难辨认交感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勉强寻找和分离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2)血压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内科治疗降至 100 次/分以下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率>70 次/分者。(3)一般不建议同期施行两种以上手术,如 ETS 附加肺大疱或者肺结节切除术。如果因为肺大疱、肺结节或者其它病种入院手术,可以考虑附加 ETS 手术。
绝对手术禁忌证
智力障碍、精神病、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有心、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有近期结核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如甲亢或下丘脑中枢疾病史等的患者。(2)自身免疫性血管炎、胸廓出口综合征、既往患过脓胸或肺结核导致胸膜致密粘连者。(3)心电图心率<55 次/分,经阿托品实验阳性的严重心动过缓者。(4)容易发生重度 CH 的高危患者。① 对主诉过多、神情困惑、情绪多变、多疑多虑、脾气急躁不能自控,心理不稳定的神经质者。② 手掌多汗除了上述 6 种组合外,还伴有躯干部、腹股沟、大腿和小腿等全身多部位多汗者。③ 对代偿性多汗不理解、不接受者。
手汗症的微创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机制
调节体温的出汗由下丘脑控制,而情绪出汗是由大脑皮层调节。手部汗腺仅受交感神经支配,其低位交感神经中枢主要位于第 2~6(7)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其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出椎间孔后在相应节段以白交通支的形式进入交感链并聚集上升至星状神经节和胸 1 神经,与节内的节后神经元相突触并换元,再由后者发出节后神经纤维随臂丛而分布支配手部汗腺分泌。ETS 是通过阻断交感中枢对手部汗腺的支配,达到治疗效果。
术式与切断平面
目前 ETS 手术主要是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切除术早已废除,交通支切断术效果尚无定论。阻断交感干的方法可以有电凝灼断、钛夹夹闭,本指南推荐简单有效的电凝灼断为首选。手术切断位置仅仅单根切断(R3 或 R4),不提倡多根切断,除重度头面部多汗和赤面症外,严禁切断 R2。

并发症及处理
ETS 是胸外科最典型、最便捷、最见效和最美容切口的微创手术,偶见术后气胸、局灶性肺炎和疼痛。罕见的手术并发症有以下 4 种。
(1)术中出血 术中出血常见于奇静脉属支或肋间血管的损伤,但也有来自 Trocar 进胸处的出血。在切断右侧 R4 时,要注意附近纵横交错的血管,操作时一旦出血,切不可慌乱盲目烧灼电凝,应立即用内镜钳钳夹电凝止血,或夹取小纱布球压迫止血。也有罕见术中大出血的个案,笔者曾经遇到 1 例外院紧急电话会诊,因为左胸紧密黏连,术中不慎伤及胸主动脉引起大出血约 2 000 mL,后由心外科医生会诊施救。本指南强调手术应该由高年资主治医生以上担任主刀,以便施救顺利。
(2)心脏骤停 非常罕见,曾有文献[12-13]报道术中出现心脏骤停或术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需起搏器维持的病例。实施 ETS 时应先做右侧,因为左侧是心脏支配的优势侧,术中应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3)乳糜胸 较为罕见,可能出现于胸交感神经切断时损伤副胸导管。Gossot 等[14]报道 2 例。均经术后置胸腔引流管和肠道外营养治愈,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术中仔细观察是否有胸导管损伤。
(4)霍纳综合征 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瞳孔缩小、伤侧面部无汗,为上胸段交感神经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低于 1%。预防措施是:① 星状神经节一般有黄色脂肪垫覆盖,可作为术中识别标志,注意勿损伤;② 电灼切断胸交感神经时动作要求快速,避免热传导经神经链波及星状神经节。如果是因为热传导所致的霍纳综合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可以自愈。
手术疗效
代偿性多汗
ETS 治疗手汗症的治愈率几乎百分之百,而且部分腋汗(70%)和足汗(30%)也减轻或消失,几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当天或次日便可出院,且住院费用少,故 ETS 手术得到患者的青睐。然而,ETS 唯一不足之处是术后 CH 发生率高达 14%~90%。极重度患者(3%~5%)因每日需多次更换内衣裤而后悔手术。因此,医生应高度重视和谨慎选择手术适应证。
术后复发
多发生在术后 1 个月内。其发生率约在 1% 以下,推测发生的原因是:(1)术中交感神经未彻底切断或遗留有侧枝,特别是 Kuntz 神经未切断;(2)残余神经再生;(3)神经变异。对于保留 R2 的首次手术病例出现术后复发,建议再次手术切断 R2 治疗。
味觉性出汗
味觉性出汗易被误诊为代偿性多汗。患者闻到特殊香味或者进食辛辣食物时头面部出现大量的多汗。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推测发生机制可能与异常的神经再生和传导通路有关,也可能是术后副交感神经起支配作用。
代偿性多汗特殊表现与分级
CH 又称为转移性多汗(TH),同术前手汗症相似,CH 是指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除手掌外的身体某个或多个部位大量出汗。高温环境、进食辛辣食物、精神紧张或活动后可诱发 CH。CH 不是术后并发症,而是术后副作用(side effects)。
发生 CH 最常见部位是躯干部及下肢,可以发生一个部位或同时多个部位,头面部很少发生,一般呈对称性。罕见的会出现会阴部及肛周部多汗。
根据患者的出汗量、不适症状、耐受程度和心理表现分为涂氏 4 级。Ⅰ~Ⅱ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获得适应和调整,生理和心理上有自觉好转倾向;Ⅲ~Ⅳ级者夏天动辄大汗淋漓影响日常生活,一天数次换衣服,害怕或者拒绝社交;极重度患者“丧失社交能力”,这种“致残性”(cripple)多汗甚至导致患者精神崩溃、错乱或产生自杀倾向。
重度(Ⅲ级)与极重度(Ⅳ级)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忍受多汗,不后悔,能有序安排日常生活与社交。极重度(Ⅳ级)患者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 CH 问题,而是由此引发的困惑或错乱等精神问题,可能需要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的干预治疗。
极重度患者的影响力非常之大,甚至有人用“生不如死”来形容极端不满情绪。临床医生应引导他们从困扰中走出来,避免其走向极端进而发展为精神问题。
防治代偿性出汗的对策
发生机制及预防
一般认为 CH 的发生机制是由于交感神经切断后使热调节机制失衡,交感神经系统再次发生紊乱,也可看做 ETS 术后汗液重新分布。另外,交感神经干从低位到高位不断有神经干加入上行直至星状神经节,切断水平越高,手术去交感的范围就越大,术后 CH 就越重。因此,降低交感神经切断水平和减少神经干切断数目是预防或降低 CH 的有效方法。
胸交感神经夹闭阻断术能预防 CH 吗?
有学者认为,用夹子阻滞交感神经而不是切断,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不可忍受的重度 CH,即可以手术去除夹子达到逆转目的。这已在多中心进行过试验研究和临床评估,但是成功率极低,原因是夹闭术后交感神经出现变性坏死,与神经切断无异。[24]。笔者曾为 5 例手术 5 年以上的患者施行夹子移除术,但效果都不理想,故而本指南建议谨慎开展此种方法。
胸交感神经交通支切断术能预防 CH 吗?
Lee 等[25]提出保留神经节及其主干,仅行交通支切断术(ramicotomy)来降低 CH 的发生率,并将 64 例 R2 神经干切断术和 83 例 R3 交通支切断术作对比研究。结果两组 CH 发生率分别为 43.3% 和 15.3%。有趣的是交通支切断术使 CH 发生率降低了,但术后手汗症复发率却高达 30%;还有一些研究报告复发率更高[26]。由于交通支切断术疗效缺乏大宗病例报告,故而本指南鼓励开展此项研究。
交感神经扩大切断术能防治 CH 吗?
交感神经扩大切断术是近年治疗 CH 的最新进展。它与常规观念相反,交感神经切断数目未减反增,扩大切断术分为完全性(至 R12)和部分切断术(至 R8)两种,既能治疗手汗症又能同时防止 CH[26]。Han 等[28]报道将 212 例患者纳入研究,常规 145 例和新方法 67 例,结果显示完全交感神经扩大切断术的 CH 程度明显低于常规和部分扩大交感神经切断术,且没有发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该项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本指南鼓励开展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及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证明该技术治疗 CH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T 定位下射频消融能预防 CH 吗?
完全不可能预防 CH,更不可能取代 ETS。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汗症的有效率仅 59.5%~75%,复发率高达 25%,70% 患者不满意术后背痛和胸壁麻木[27-31]。为了避免双侧气胸,CT 定位射频消融需分期分侧进行,患者要经受反复辐射照射,不利于康复。本指南不推荐此方法。
胸交感神经重建术能治愈 CH 吗?
近年来国外已有学者进行胸交感神经重建术的研究,即采用肋间神经或腓肠神经进行移植搭桥术,恢复胸交感神经传导。这在临床上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缺乏大宗的病例报道。本指南鼓励该领域的临床研究,给严重 CH 患者带来希望,这是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预防和降低 ETS 术后 CH 的三大基本要素
(1)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慎之又慎 手术适应证应选择有强烈手术治疗愿望的中、重度患者,严禁手术适应证扩大化,绝对禁忌证详见前述。
(2)合理选择术式 我国学者曾发表 3 篇重要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一致认为保留 R2,仅作 R3 或 R4 单段切断能有效降低 CH 发生率。这 3 篇前瞻性对照研究被国际交感神经外科协会作为制定多汗症治疗专家共识的主要循证医学依据。
(3)围手术期的心理辅导 围手术期的心理辅导是预防和降低 CH 的重要环节。术前谈话应该由高年资主治医师负责,谈话的重点是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及 CH 的认知度,应让其充分理解,一旦术后发生 CH 也不至于后悔或产生医疗纠纷。① ETS 的治疗机制是阻止交感神经对手掌汗腺的支配,使之不再出汗。但是身体其它部位如胸背部汗腺必然过渡活跃发汗,这也是热调节机制的需要。这就不难理解 CH 的发生。② 对于术后重度 CH,目前仍无可靠的治疗方法,患者应慎重考虑手术的利和弊,不应勉强要求手术。③ R3 和 R4 切断后各自优缺点,让患者自行选择其中之一。
其它几点说明
(1)腋汗和脚汗:腋汗和脚汗也是多汗症的一种局部表现。施行 ETS 后确实有部分患者腋汗和脚汗也消失或减轻,但也有患者未缓解甚至加重。(2)关于狐臭:是腋窝大汗腺过度发育产生的一种异常发臭的体液,尽管 ETS 后可能使汗液减少,但不能根治。(3)头汗症:手术必须切断 R2 才能有效,但是术后发生重度 CH 概率很高。术者和患者必须慎之又慎。(4)脸红症(facial blushing,FB)或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P):临床主要表现为某种情景下,患者因为害羞、胆怯、不安,而出现脸红和出汗等现象。国外有人采用 ETS 治疗,有效率仅达 85%,这种情况属精神心理疾患,应以心理治疗为主,手术应慎重选择。
思考与展望
总之,手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求职和社交。在现阶段治疗手汗症的最好手段仍然是 ETS,只要精准选择患者和防止手术适应征的扩大化,深入研究 CH 的防治,ETS 仍是治疗手汗症最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