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发表者:潘斯俭 人已读
放射性脑损伤又称放射性脑病,通常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6个月至数年内发生,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自愈,但是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研究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放射性脑损伤的形成,主要的机制有以下几种。
1.细胞坏死引起炎症反应
放射治疗可以直接导致受照射部位的脑细胞死亡,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而产生的炎症因子和自由基会进一步加速细胞死亡,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引起放射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2.血管损伤
血管损伤是放射性脑损伤最初期的表现,主要是血管内皮损伤,形成瘢痕组织,管壁增厚,进一步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结局为脑组织缺血、坏死,血脑屏障被破坏并导致脑水肿。血管损伤导致放射性脑损伤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继发性脑水肿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缺血性坏死。
3.胶质细胞损伤
胶质细胞是一种起支持作用的细胞,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对原发性或转移性脑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可引起一系列胶质细胞参与的急、慢性免疫炎症反应,其中最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就是脱髓鞘病变。
4.自身免疫反应
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增加,导致自身出现炎性反应。
5.自由基损伤
正常状态下机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自由基,发挥着有益作用。但是放射治疗可能导致过多自由基的产生,损伤细胞膜和细胞核中的DNA,影响细胞的生长、凋亡和自噬。
人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器官,除了上述几种机制,放射性脑损伤的形成还与放射疗程、放射剂量、靶范围、患者自身生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只有弄清楚了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才能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本文是潘斯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