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维宏 三甲
李维宏 主任医师
重医大附一院 生殖医学中心

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4287人已读

段旋翻译、撰稿 李维宏审校

mmexport1624549470113.jpg

1. 什么是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抗磷脂抗体( aPL) 持续存在、血栓事件(血栓性APS)和不良妊娠发生(产科APS)为主要特征。


APS患者中女性占82%左右,近50%的APS患者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2. 抗磷脂综合征的危害


(1)APS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栓形成和不良妊娠:


①血栓形成包括:

动静脉、小血管的血栓形成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中风等;

②不良妊娠包括:

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子痫前期及子痫、胎盘功能不全等,约占APS的15%。


(2)APS不典型临床表现还包括:

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APS相关的肾脏血管病变、心脏瓣膜病变、网状青斑、皮肤溃疡以及APS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


(3)灾难性APS:

是抗磷脂综合征的一种少见类型,可因妊娠诱发而出现,以多发血栓形成、多脏器衰竭为主要表现,病死率高。


3. 抗磷脂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磷脂: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之中,是构成体内细胞膜主要的脂质。


抗磷脂抗体(aPL):

是一组可与磷脂特异性结合的自身抗体,如抗心磷脂抗体(aCL)、抗β2GPI抗体、狼疮抗凝物(LA)、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aPS)、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aPE)等。


目前认为抗磷脂抗体的主要靶点是β2-糖蛋白I (β2GPI),两者结合可将封闭的、非免疫原性的β2GPI转化为开放的、具有免疫原性的β2GPI。


(1)抗原抗体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补体、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活化,导致血栓形成;

(2)作用于滋养细胞使补体系统过度激活、HCG合成减少、滋养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妊娠过程被破坏,不良妊娠发生;

(3)因胚胎的合胞体滋养层和绒毛间质中大量表达β2GPI,所以当患者体内含有低剂量的抗β2GPI抗体时,免疫破坏过程就被激活。


aCL、抗β2GPI抗体、LA是标准的抗磷脂抗体。


除此以外,临床上还发现一些非标准抗磷脂抗体。

其可能在APS发病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如抗凝血酶原抗体、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合物抗体等,但现有证据仅基于小样本的观察性研究或队列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4. 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


APS的诊断标准在不断更新中,从1999年札幌APS诊断标准到2006年的悉尼APS诊断标准,内容在不断的修订。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2006年悉尼APS诊断标准:


* 诊断 APS必须同时具备至少 1项临床标准和 1项实验室标准。


临床标准:

1. 血管性血栓:任何器官或组织发生1次及1次以上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事件。

2. 病理妊娠:

①在孕10周以前发生连续3次或3次以上不能解释的自发性流产;

②在孕10周及以后发生1次或1次以上不能解释的胎死宫内;

③在孕34周之前因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或严重的胎盘功能不全所致1次或1次以上的胎儿形态学结构未见异常的早产。


实验室标准:

1. 血浆中LA 2次检测均阳性,检测时间间隔至少12周;

2. ELISA法检测到血清中的中高滴度IgG/IgM型aCL,至少间隔12周发现2次;

3. ELISA法检测到血清中的中高滴度IgG/IgM型抗β2GPI抗体,至少间隔12周发现2次。


5. 抗磷脂综合征导致不良妊娠的风险评估


当APS女性有以下情况时更易出现复发性流产等不良妊娠。


(1)高风险的 aPLs 谱,如LA、抗β2GPI抗体阳性;

(2)持续中高滴度 aPLs;

(3)阳性抗体的个数多,如LA、aCL、抗β2GPI三阳;

(4)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5)既往血栓形成史和不良妊娠史;

(6)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内科疾病。


6. 什么时候进行抗磷脂综合征的筛查?


(1)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标准抗磷脂抗体的筛查;

(2)长期原发不孕或既往有其他不良妊娠史的患者;

(3)既往有血栓史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

(4)有非典型抗磷脂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患者。


7. 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


(1)小剂量阿司匹林(low dose aspirin, LDA)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治疗是APS治疗的基石;

(2)对于非典型APS(如抗体种类不典型,抗体低滴度,抗体检测间隔时间不足12周,反复流产次数不足3次等),应根据个体化风险评估结果单独使用LDA或联合使用LMWH;

(3)对于常规治疗失败者,最常见的治疗方案是将LWMH 增加到治疗剂量,或者在妊娠前开始使用 LDA 和羟氯喹的基础上,妊娠期可考虑加用小剂量泼尼松(孕早期≤10 mg/d)或同等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

(4)分娩后应当继续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孕前、孕期、产后应接受生殖科,产科和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共同管理和诊治,降低不良妊娠的再发风险,保障母胎安全。


李维宏
李维宏 主任医师
重医大附一院 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