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童外阴阴道炎全攻略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少儿女科门诊 简文文 指导医生 孔美荣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科普
01.病因
1.婴幼儿解剖特点为外阴发育差,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
2.婴幼儿的阴道环境与成人不同,新生儿出生后2-3周,母体来源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低,阴道皮薄,糖原少,抵抗力低,易受其他细菌感染。
3.婴幼儿卫生习惯不良,外阴不洁、大便污染、外阴损伤或蛲虫感染,均可引起炎症。
4.阴道误放异物,婴幼儿好奇,在阴道内放置橡皮、铅笔头、纽扣等异物,造成继发感染。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目前,淋病奈瑟菌、阴道毛滴虫、白假丝酵母菌也成为常见病原体。病原体常通过患病母亲或保育员的手、衣物、毛巾、浴盆等间接传播。
02.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临床上多由母亲发现婴幼儿内裤有脓性分泌物而就诊。
2、大量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患儿哭闹、烦躁不安或用手搔抓外阴。
3、部分患儿伴有下泌尿道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
4、若有小阴唇粘连,排尿时尿流变细、分道或尿不成线。检查可见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病变严重者,外阴表面可见溃疡,小阴唇可发生粘连,粘连的小阴唇有时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粘连的上、下方可各有一裂隙,尿自裂隙排出。在检时还应做肛诊排除阴道异物及肿瘤。
(父母为幼儿清洗外阴时不要忽视外阴形态,定期携幼儿至正规医院检查。小阴唇粘连常因家长疏忽,幼儿无法表达而漏诊。正规医院查体时会尽早发现进而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对有小阴唇粘连者,应注意与外生殖器畸形鉴别。
小阴唇在中线粘合早期仅在阴唇的后部发生,两侧阴唇粘合的多少不定。在大多数晚期病例,融合超过尿道口及阴道口两侧。如果尿道口被覆盖,可表现为尿线变细、尿线方向改变,可排尿困难,或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严重者可致阴道闭锁。
03.诊断
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采集病史需详细询问幼儿母亲,同时询问母亲有无阴道炎病史,结合症状及查体所见,通常可做出初步诊断。用棉拭子取外阴分泌物以明确病原体,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04.治疗原则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
2.针对病原体选择相应口服抗生素治疗,或用吸管将抗生素溶液滴入阴道。
3.对症处理:有蛲虫者,给予驱虫治疗;若阴道有异物,应及时取出。
小阴唇粘连治疗方法:
1.雌激素局部涂抹,一般不采用。
2.药物清洗外阴。
3.小阴唇粘连分离术。
05.小阴唇粘连分离术后注意事项
用药方法:
(1)中药:一次50毫升药,稀释10倍,1天2次清洗外阴(分离次日开始用);
(2)用棉柔巾或纱布或棉球将药液轻轻沾干;
(3)涂抹红霉素眼膏,1天两次。
备注:
(1)多喝水,清淡饮食;
(2)勤换尿不湿,保持外阴清洁干爽;
(3)术后72小时可以洗澡;
(4)乳母或患儿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5)术后不要持续裸露外阴;
(6)术后7天复查,有异常情况随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