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弱视耽误了孩子的视力发育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在英文俚语里被叫做“懒惰的眼睛”(lazy eye),虽然大部分弱视的孩子在外观上看似是完全正常的,但是这只患病的眼睛却很懒惰,尽管眼睛是睁开的,却不会主动去看东西。孩子们因为年龄小不会表达,或者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他们以为自己眼中模糊的一切就是世界本来的模样,因此弱视的病情经常会被忽视。

如果仔细观察,有些细心的家长还是能发现弱视的孩子有些异常的表现:1、孩子两只眼睛注视的方向不一样,提示可能有斜视;2、孩子看东西时喜欢眯眼、偏头、看电视总是凑得很近,常用手揉眼睛,提示可能有高度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3、有些孩子眼睛的外观上存在异常,或者发现宝宝的的黑眼球中间白色的反光;4、弱视的宝宝由于视力低下,对身体其他方面的发育也会造成影响,比如肢体活动不协调,左右不分,说话颠三倒四等。

弱视的发病率在3%左右,是常见的导致儿童视力低下的疾病,但是弱视却是可预可控的,关键点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岁以内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双眼的视觉发育在6~8岁成熟,7~8岁以前的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敏感时期,但是专家建议我们不需要等到儿童会测视力了之后才开始眼科检查,而是建议从出生后就开始每3-6个月行常规眼科筛查,才能真正做到儿童眼病的早发现。一旦发现有可能导致视力发育落后的诱因,比如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先天性白内障等,就需要完善进一步检查进行确诊,做到早诊断。目前弱视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斜视、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原因进行对因治疗,还包括遮盖治疗、阿托品滴眼液等光学药物治疗以及联合视觉训练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明确了弱视的诊断之后,积极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战胜弱视这个残害儿童视力发育的恶魔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需要长时间遮盖眼睛和定期随访,遮盖治疗需要家长和儿童具有很好的耐心和依从性,这尤其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揭开弱视的朦胧面纱,加深对弱视的认识,才能真正还弱视儿童一双明亮的心灵窗口!

本文是杨莹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