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宣教
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引起了、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无法治愈,只能吃药,或者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并发症,它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足溃疡,容易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有些糖尿病起病比较隐匿,往往通过体检发现,但有些患者还有“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伴乏力。有些人还可出现视力模糊、外阴瘙痒、皮肤瘙痒和易感染,并发症有水肿,视力下降,贫血,对称性的手指,双脚趾感觉减弱,手套袜套感,足背动脉搏动会减弱。
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肥胖,长期高糖高盐饮食,高血压,高尿酸,吸烟饮酒,外伤,肿瘤疾病,有糖尿病家族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精神药物等。
糖尿病的诊断
正常的血糖值范围在3.9-6.1mmol/L,OGTT 2小时血糖<7.8mmol/L。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且随机静脉血糖≥11.1mmol/L或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或OGTT 2小时≥11.1mmol/L,2021年新指南还加了1条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大于等于6.5%。如无典型症状需要改日在复查空腹血糖。
糖尿病的治疗: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等。降糖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监测血糖、糖尿病教育和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范围为空腹血糖在4.4-7.0mmol/L,非空腹在10.0mmol/L左右。根据年龄越大,预期寿命短血糖控制可以适当放宽些。

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合理膳食模式是以谷类食物为主,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摄入的多样化膳食。建议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酒精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定时定量进餐,控制进餐速度,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进餐顺序的习惯[9]。
注意维持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每日摄入总热量:休息时25~30 kcal/kg,轻体力劳动时30~35 kcal/kg,中体力劳动时35~40 kcal/kg,重体力劳动时>40 kcal/kg;脂肪占总热量<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4,10]。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超重、肥胖者可以适度减少摄入总热量。
具体建议:
(1)谷薯类粗细搭配,成人每日摄入250~400 g为宜,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 g,薯类50~100 g。
(2)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 g,深色蔬菜占1/2以上。
(3)肉蛋鱼禽类每日120~200 g,优先选择鲜活的鱼和禽,吃鸡蛋不弃蛋黄,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等加工肉类制品。
(4)烹调油每日25~30 g(约3小汤勺)。
(5)食盐<6 g/d(约一啤酒瓶盖),限制含盐量高的酱油、咸菜、酱豆腐等。
2.运动治疗:
运动锻炼建议以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时应使心率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等)为主,每周至少150 min。
当空腹血糖>16.7 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有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等情况时,应禁忌运动,病情控制稳定后可逐步恢复运动[4]。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主要为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还有胰岛素治疗。
参考文献来源于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 实践版2019。
本文是陈江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