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元 三甲
吴元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眼镜要怎样戴才能控制住近视

1134人已读

近视了就要要戴眼镜,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近视快速进展的儿童,眼镜要怎样戴才能控制近视呢?
我们通常见到的眼镜都是单焦点眼镜,主要功能是矫正视力。通常一个镜片上只有一个焦点,镜片度数根据验光结果得到。这样的眼镜配戴后虽能矫正视力,但是没有防控的功能。近年来,新一代的有防控功能的框架镜陆续设计出来,临床研究也证实了此类眼镜在防控近视方面的功效。因此可以说,这样的功能性眼镜既有矫正视力的功能,也具有控制近视进展的能力,相当于“光学治疗”。其中比较有效,具有代表性的是周边离焦设计的眼镜。

1周边离焦设计框架眼镜

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被认为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包括角膜塑形镜在内的很多近视防控产品的起效机制都是改善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周边离焦设计的框架镜就是在这种设计思路下产生的。此类镜片中央选择足矫度数,而中周边设计为+3.00Ds-3.50DS的离焦设计,从而使配戴者周边视网膜形成近视离焦,延缓近视的发展。

研究证实,亚洲儿童青少年配戴周边离焦设计框架眼镜后,眼轴延缓量平均为0.05 mm/年,近视程度延缓量平均为0.12 D/年。镜片外观与常规单焦框架眼镜无差别,患者配戴时依从性较好。但是配戴者视远时,不改变头位仅转动眼球,此时产生的注视偏差会使中心视力清晰度受到影响,视网膜周边的离焦效应的变化未知,对其近视控制效果的影响未知。

2其他有近视防控效果的眼镜

2.1渐进多焦框架镜

此类设计的镜片在上下方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点之间是通过镜片表面的曲率改变渐进过渡的,因此配戴者可以在远、近等多个焦点之间过渡,可以满足多种需求。渐进多焦框架镜可以减少配戴者视近时的调节反应,减轻调节幅度,理论上还可以减轻周边远视离焦,从而控制近视发展。研究证实,亚洲儿童青少年配戴渐进多焦框架镜后,眼轴延缓量平均为0.05 mm/年,屈光度数延缓量平均为0.17 D/年。但是配戴者在视近时,由于视近附加的存在,患者为了保持双眼单视,会增加正融像性集合需求,而且调节力正常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渐进多焦框架镜通道内任意位置视近,从而不能有效利用近附加。

2.2双光镜

每个镜片上有两个焦点,上方的焦点足矫,下方的焦点增加+3.00-3.50DS的屈光度设计,从而使配戴者在配戴时减轻调节负荷。有研究表明,亚洲儿童青少年配戴双光镜后,眼轴延缓量平均为0.08 mm/年,近视程度延缓量平均为0.26 D/年。

2.3多焦点接触镜

包括多焦点软镜和多焦点硬镜,临床以多焦点软镜为主。设计上也是以改变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根据设计不同分为同心圆多焦点软镜和周边渐变多焦点软镜。研究发现,多焦点软镜具有一定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约0.21 D/年),能控制25%~50%的眼轴增长(约0.11 mm/年)。

总体而言,此类功能眼镜的机制是改变视网膜周边离焦、减少眼部调节负荷,在矫正视力的同时,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但是防控效果均较弱。拟配戴者需要充分理解作用机制、潜在的问题和矫治的局限性,并且要有良好的依从性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按医嘱定期复诊。


吴元
吴元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