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的生理功能和肺结节形成的关系
肺结节,中国古代并没有此概念,我们通常称为“积聚”类病,也称为“肺积”。首先,我们在了解肺结节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下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在五行中属“金”,中医角度讲主要功能是:1.主气,司呼吸;2.宣发和肃降;3.朝百脉,主治节。
1.肺主气司呼吸,就是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肺吸入自然界的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也就是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肺结节可能形成的病机:如果人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浊的环境或者长期吸烟,必然会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就是吸入的不再是清新的空气,如果保持一定时间的话,体内污浊之气必然阻滞于肺,形成积聚类病。还有吸入性传染病,或者炎症性疾病也是肺结节形成的病因,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些称为中医的“虫邪”,虫邪其实就是感染,包含结核杆菌和病毒感染等(这些我还有其他文章会具体告诉大家,这里不再多说)。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感冒、咳嗽、感染等肺部感染性疾病,病愈后也要定期复查,防患于未然。
2.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皇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实肺的功能都是围绕宣发和肃降来进行的。
宣发:一是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胃吸收的营养物质布散到全身。三是起到防御作用,就是调节腠理的开合,腠理就是我们的毛孔,同时将代谢后的汗液排出。因此我们在大汗或者出汗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吹风受凉,就是这个道理,会伤害肺的宣发功能。肺的宣发功能受损,体内代谢的废物就不能从毛孔排出,久而久之也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肃降:就是清肃、下降。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新鲜空气。二是把吸入的新鲜空气和脾运过来的精气混合布散到全身。三是清洁呼吸道内的异物、脏东西,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肺的肃降功能异常则营养物质或者痰瘀等会积聚于肺,从而形成结聚类疾病。
3.肺朝百脉,主治节。
《皇帝内经.素问》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是把心脏比作皇帝,肺比作宰相,辅助心脏血液运行的作用。肺朝百脉:从心脏发出的血液,发出到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动静脉血进行了改变运行全身。可以说肺是血气交换的重要场所。治节,就是治理调节,不仅仅是治理调节一呼一吸,还有调节血液的交换运行,而且更是调节津液的输布和运行并向全身运输。可以说肺是"运输大队长",非常辛苦,因此我们平时不要太劳累,劳累伤气,就是指的肺气。反之,一旦肺的治理调节功能异常,则气机郁滞,血液瘀滞,津液停滞。“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一旦气郁、痰瘀、津液凝聚就会形成积聚类疾病,形成肺结节,甚至“肺癌”。
五脏功能都是互相影响的,但从肺结节形成角度来说,除了肺脏本身,五脏中与肺脏功能最为密切的就是脾、肝、心。脾虚痰湿容易形成且凝聚于肺,在临床观察中我发现大多数肺结节的病人大都有“寒湿”或者“湿热”,舌苔表现为白腻或者黄腻,当然每个人的程度是不一样,所以我们平时尽量要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特别是脾虚容易形成痰湿的人一定要注意。肝主疏泄与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密切相关,肺和肝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肝疏泄不畅,通常会使肺宣发和肃降失常,形成积聚类病,因此爱生气,或者平素心情急躁等都可能会影响肺的清洁和肃降能力。心主血脉,心气推动不足,“气行则血行,血虚则气滞”,二者相互影响,心脏发出的血液运行不畅,瘀滞于肺,则易形成瘀滞类病。当然,肺结节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我主要是告诉大家主要的病因病机,希望大家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控制。有了症状一定要早检查,早治疗,规范治疗;没有症状要定期体检,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文是孔令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