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总IgE高有什么意义
在临床上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抽血做过敏原检测,有时出现血清总IgE高,而特异性过敏原检查阴性的情况。那么血清总IgE高有什么意义呢?
血清总IgE水平100U/mL通常被认为是较大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正常值上限。然而,过敏性疾病患者和非过敏性疾病个体总IgE水平有相当大的重叠,没有具体的临界值。有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的水平范围为2-214U/mL。学龄期儿童的平均IgE水平为51U/mL。
在所有年龄的特应性患者中,特应性皮炎患者的IgE水平最高,其次是过敏性哮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但是在特应性个体中,总血清IgE水平可能会波动。
血清总IgE水平升高并不是过敏性疾病所特有的。血清总IgE水平升高可见于:
1.过敏性疾病;
2.某些原发性免疫缺陷;
3.寄生虫感染;
4.病毒感染;
5.某些炎症性疾病;
6.正常人群,过敏和非过敏个体之间的总IgE水平有很大重叠。
血清总IgE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意义:
1.80%-85%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总IgE水平升高,且和严重程度相关;
2.哮喘的儿童和成人往往比无哮喘个体有更高的IgE水平,但两组间没有绝对界限;
3. 6岁以上儿童使用奥马珠单抗进行抗IgE治疗时需要测定和随访总IgE水平;
4.肺功能较差的哮喘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相对较高;
5.儿童气道高反应性与总IgE水平密切相关(包括哮喘和非哮喘儿童),但与皮肤试验中变应原阳性反应的关系更密切。
6.过敏性鼻炎可与总IgE水平无关。
7.总IgE水平不得用于诊断食物过敏,因为很多食物过敏是非IgE介导。
本文是黄郁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