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冬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胸外科
胸腺瘤
2570人已读
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或显示向胸腺上皮分化的肿瘤。
1.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
2.发病年龄:40岁以上。30岁以下罕见
3.1/3出现重症肌无力,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胸腺瘤CT诊断
1.位于前纵隔,心包旁,颈根部可见
2.常偏侧性生长,呈半球状
3.外缘光整或可见分叶
4.长径5-10cm,大于15cm罕见
5.大多数密度均匀,少数可出现小片状的低密度区
6.钙化0-20%,常为被膜或被膜下弧形钙化,实质内钙化见于A型以上
7.约30%CT增强后见低密度的线样纤维分隔;少数富血供
8.罕见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血行转移
9.胸腺癌胸膜转移常见,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胸腺瘤的分类方案尚有较多争议,在此列出WHO使用的分类方案。
WHO分类方案:
(1)根据肿瘤性上皮细胞形态分为A型胸腺瘤和B型胸腺。2种形态混合的肿瘤称为AB型。
(2)B型胸腺瘤根据肿瘤性上皮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及肿瘤上皮细胞非典型程度分三个亚型:B1型(富淋巴细胞),B2型和B3型(富于上皮细胞)。
(3)伴有B1样型或(罕见)B2样型特征的混合性A型胸腺瘤归为AB型胸腺瘤。
(4)胸腺癌是根据其分化(鳞状细胞、粘液表皮样细胞等)来命名的。
(5)混合性胸腺瘤是按照其WHO组织学形态和每种成分近似百分比进行界定的。




各型胸腺瘤及鉴别肿瘤的CT表现:
A型

B1型

B2型

AB型

鳞癌

淋巴瘤

胸腺增生

增生伴支气管源性囊肿

胸腺囊肿


支气管源性囊肿

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本文是张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