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庆祥 三甲
徐庆祥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6438人已读

医学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肝癌定位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实时超声造影对于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常用于肝癌的鉴别诊断。术中超声可发现术前CT、超声检查皆未发现的肝内小病灶。

超声检查缺点是易受气体干扰,伪影较多,受检查者水平影像较大。

断层扫描(CT)

现代CT应用非常广泛,因其图像清晰而稳定,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肝癌的特性,常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

CT有以下方面的优势:CT增强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通过显示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以及有无腹水来判断肝硬化的轻重,因此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常规手段。特别是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显著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磁共振成像(MRI)

MRI具有很高的组织分辨率和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特点,而且无辐射影响,因此MRI是继CT之后的又一高效而无创伤性的肝癌检查诊断方法。

应用肝脏特异性MRI造影剂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对肝癌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的鉴别亦有较大帮助;另外,对于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跟踪观察,MRI较CT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血管的情况以及肿瘤内结构及其坏死状况等的显示有独到之处,可以作为CT检查的重要补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PET-CT是将PET与CT融为一体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既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的生化代谢信息,又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并且同时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侵入性检查,同时进行化疗和碘油栓塞还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明确显示肝脏小病灶及其血供情况,选择性肝动脉造影适用于其他检查后仍未能确诊的患者。

徐庆祥
徐庆祥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