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芳
刘芳 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体位性低血压的干预措施

1329人已读

立位低血压:由卧位转为立位后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降低10mmHg,或者由卧位转为立位后收缩压降低至<90mmHg。卧位高血压立位或坐位时血压正常或者偏低,但是卧位血压140/90mmHg

卧位高血压与立位低血压常见于体质虚弱或者并存多种疾病的老人。机制是自主神经调节机能障碍。但是应该首先除外药物所致者,引起立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其他降压药物、抗帕金森药物、利尿剂。

体位性低血压在治疗上,除了调整用药方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1. 分次起立:缓慢站立→快速坐下→缓慢站立→快速坐下。。。。重复多次

  2. 2. 做对抗性动作:起立前重复做勾脚背动作,站立时原地踏步,坐位或者站立时抬高一侧下肢(踩在小凳或者其他物体之上)、起身时上半身前弓。

  3. 3. 避免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比如持续咳嗽、用力解大便;

  4. 4. 早晨或者餐后更容易低血压,这些时间段应该卧床休息1小时后再活动。

  5. 5. 明天喝几杯淡盐水;

  6. 6. 白天穿弹力袜(包裹至大腿);

  7. 7. 卧位高血压者,平卧时将床头抬高5~10°,睡前可少量饮酒;

  8. 8. 避免过热的水淋浴;

  9. 9. 进餐时喝一杯或二杯咖啡,有助于缓解餐后低血压以及餐后站立所致的血压过度降低。

经过以上处理仍无效者,可考虑用药,常用氟氢可的松、米多君、去氨加压素等。如果是症状不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不建议药物干预。


刘芳
刘芳 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